艺术没有国界,但它有边界,这个边界是由人为的附加作品——画框所定义。 当一幅别具匠心的精美画作,被一个精心设计的框“框”住时,艺术便产生了“可视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被锁住的不仅是艺术,还有生活,以及人们对于美的理解和认知。人们希望把自己欣赏的东西或者回忆的事物永存在一个空间里,于是,人们首先购置了一个生存空间即房子,然后在房间里安置了一个艺术空间。他们有的在墙上,有的在桌上,总之,在重要角落装饰着梦幻般的生活。 从艺术角度来看,画与框不单单是家居装饰品,更是一种“写实”与“抽象”之间的艺术较量。在选择画与框时,一些人喜欢写实,而另一些则倾向于抽象。这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问题,因为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特之处,也各自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当我们想要展现古典绘画时,我们可能会选择更庄重、更正式的地金色木质框架。而对于现代抽象绘画来说,则可能选择更加简洁、无框或使用白色地板作为背景,以此突出作品本身。
朱伟忠教授指出:“很多人搭配画与框的时候经常搞不清楚它们之间关系。”他认为古典绘画往往比较写实,所以对图书馆要求会更多一些。而现代绘画多数是不抽象,它们通常要求无需任何额外装饰。不过恰到好处地选用一副适合作品风格的地金色木质帧,可以使得整体效果更加完美。
朱伟忠提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情况。他解释说,对于那些专门从事油漆创作的人来说,他们需要有一颗安静的心,只有创造出真正优秀作品才能够获得成功。如果他们为了追求快速制作而牺牲质量,那么最终将会得到的是低价值商品。
当然,不同环境也需要不同的配备。在某些情况下,比如红木家具环境中,如果你想展示一幅油彩,你应该考虑是否可以通过颜色的协调来减少冲突,或许可以找到其他形式或风景类型来平衡室内氛围。
除了用于家庭装饰外,许多公司和商场还利用这些帧来增强其品牌形象。此外,在咖啡馆等休闲娱乐场所中,这些帧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被设计成既能吸引顾客注意力,又能提供一种放松舒适感给消费者。因此,“跨界”的概念越发显得重要,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中,每个决定都反映了一种关于如何表达自己以及如何影响他人的深刻思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