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奎特对战美第奇亮相纽约拍场

《对战美第奇》自1990年起一直属同一知名私人收藏,2021年春季首度亮相拍场。

原标题:重磅拍品!巴斯奎特1982年巨作《对战美第奇》下周亮相纽约晚拍

估计成交价达3,500万至5,000万美元

见证巴斯奎特为自身加冕

继承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地位

大举挑战西方艺术主流

本作于1982年面世,当时巴斯奎特年仅22岁,刚从1981年的意大利之旅归来,此行令他的创作风格大幅蜕变。《对战美第奇》见证巴斯奎特对西方艺术主流发起猛烈挑战。在作品中,这位年轻艺坛新秀为自己加冕,以继承者的姿态登上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所铸造的艺术王座。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

《对战美第奇》

估价:35,000,000 - 50,000,000美元

《对战美第奇》自1990年起一直属同一知名私人收藏,2021年春季首度亮相拍场。在1990年之前,此画一直由巴斯奎特的早年支持者史蒂芬・杨森(Stephane Janssen)珍藏;他在1982年参观巴斯奎特的工作室时,从拉里・高古轩(Larry Gagosian)手上购得此画。本作曾于多个大型作品展中展出,包括佛图尼宫在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期间举办的「直觉」(Intuition)展览,以及最近首次在日本举行的巴斯奎特艺术生涯回顾展——「让・米歇尔・巴斯奎特:日本制造」,足证此画是艺术家的力作,意义不凡。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

《无题》

2017年在纽约苏富比以1亿1,050万美元破纪录成交

本作是巴斯奎特早年的典范佳作,同年面世的另一幅杰作《无题》2017年在苏富比以1亿1,050万美元破纪录成交。《对战美第奇》以巴斯奎特的标志性视觉语汇,正面挑战西方艺术的盘石——意大利文艺复兴。这场运动以思想启蒙为纲领,文化成果丰盛,孕育了许多流芳百世的传世名作,包括达文西、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波提且利及其他大师的手笔。

《对战美第奇》诞生于巴斯奎特事业生涯之初,体现他向艺术权威正面宣战的万丈雄心——他不仅要在史册中占据一席,还要为自己加冕,承继文艺复兴巨匠的宝座。巴斯奎特通晓艺术史,画中不难发现各个艺术时期对其创作的影响,例如达文西早期素描中复杂的解剖图,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祭坛画的三联屏结构。本作以三块画布拼凑而成,这种构图安排不仅呼应了当时备受推崇的祭坛画三联屏结构,更体现祭坛画所蕴含的宗教与权力象征,可见巴斯奎特对数百年来西方艺术史了如指掌。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对战美第奇》完成于1982年,是其创作生涯早期的得意杰作,与他的破纪录作品《无题》创作于同一年。1980年,巴斯奎特的作品在时代广场展出,1981年又参展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S1分馆举行的纽约新浪潮群展,那是其事业的突破时刻。此后不久,本作宣告面世。巴斯奎特乘着声势,应艺术商埃米利奥·马佐利(Emilio Mazzoli)邀请,于1981年在意大利摩德纳举行首场个展。他在意大利亲身体验到艺术赞助家族美第奇留下来的丰富文化遗产,自此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产生浓厚兴趣。

《1589年美第奇家族大婚毯画》,描述托斯卡纳大公费迪南德一世·德·美第奇与洛林的克里斯廷的大婚场景。

巴斯奎特以无师自通的能力见称,他在艺术生涯早期经常访到意大利,吸收当地各种艺术风格及历史。1982年,他在罗马的马里奥·迪亚科诺(Mario Diacono)画廊展出作品。这对他的视觉语言影响极大,可见于其数幅重要作品,包括《意大利语的佛罗伦斯》(Florence, In Italian) 及大历史题材作品《杜桑·卢维杜尔对萨沃纳罗拉》(Toussaint L’Ouverture versus Savonarola),后者描述两位迥然不同的人物的义举,一位是解放奴隶的「海地之父」,另一位是积极推动将佛罗伦斯统治者——美第奇家族驱逐的十五世纪意大利多明我会修士。

巴斯奎特在《对战美第奇》当中以艺术贵族自居,宣示要接掌关于西方艺术话语权的意图。他是海地及波多黎各移民之子,却锐意与欧洲古典油画大师一较高下,以强者姿态自封为历代艺术天才的继承者。他深明传统建制以种族之分将一些艺术家排斥在外,他却以庞大的视觉力量,并利用自己在艺术建制外围的独特位置,创造一套极具参考意义的全新视觉语言。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GRILLO》,1984年,压克彩、油彩及影印纸拼贴,244 X 537.2 X 45.7 公分© THE ESTATE OF JEAN-MICHEL BASQUIAT / ADAGP, PARIS / ARS, NEW YORK 2017

巴斯奎特如饥似渴地走访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后,赫然发现艺术历史经典当中并没有黑人代表的踪影。巴斯奎特以《对战美第奇》这幅力量万钧的惊世巨作将自己定位为对抗欧洲史上最大艺术赞助王朝的英雄人物,挑战美第奇家族参与塑造的艺术经典定义。这幅作品的题目深具挑衅性,见证巴斯奎特在艺术殿堂上占一席位的终极目标;他亦藉此大胆宣布,作为一位杰出青年艺术家,自己的创作将在艺术史新一页留下翻天覆地的影响。

巴斯奎特是艺术界的炼金师,他吸收西方艺术的经典元素,并在本作当中重塑为己用。本作将美第奇家族化成整个艺术世界权力体系的替身、一个强大艺术赞助系统的代表,而这个系统与艺术家身处的八十年代纽约艺坛竟又遥遥呼应。历史上每个艺术流派都由这种具有排他性的权力系统操控,而且存在了数百年。《对战美第奇》刻划一个对抗这种权威的炽烈英雄形象,同时奠定了年轻的巴斯奎特作为新艺术史殿堂的激进继任者的地位。

巴斯奎特用希腊语「Aopkehsks」一词充份而传神地表达这个强而有力的立场。「Aopkehsks」所指的可能是一位理想化的明君——埃及法老王阿蒙霍特普的希腊名,亦可能指「apotheosis」,即人类升华至神界。无论是哪一种解释,巴斯奎特都将他凶猛的人像定位为神圣意志的代表。将之与三尖王冠符号象征(巴斯奎特的独特符号)一同解读的话,画中人像所代表的更无疑是艺术史上的复仇英雄。

(文字、图片来源苏富比亚洲,侵删。)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