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新媒体技术感受文化的温度新媒体视角下文化遗产传播的新趋势

文化遗产是我们人类文化的珍贵记忆,是滋润我们心灵世界、值得倍加珍惜的精神家园。文化遗产的时间流变性,决定了其包含的“文化记忆”容易随着时代的久远和社会环境的变迁而被人们忽略、忘却或误读。这种“记忆”的消失不仅是失去一种文化的样态,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寄寓在文化遗产中的宝贵的人类智慧和精神血脉。

如何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进程当中,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让文化的传承变得有温度、有质感,是我们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受益于当前现代化信息技术提供身临其境的代入感,以及各种新媒体不断扩大的传播半径,我们的文化变得可听、可感、可触、可学。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就是一种“将消失的历史记忆在当代重现”的过程。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看到的物的层面的实体,还有文物背后相关的非物质的内容。要在物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乃至历史与现代之间、当下与未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需要通过文化创意和创新的实践,为人文注入技术,为技术赋予温度,走上一条科技与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和谐之路,才能让文化遗产真正活在当下,活在现代生活中,活在人们的心里。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借助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机界面、裸眼3 D等新媒体科技,文化遗产有了更多、更好的应用手段和技术,在数字采集、复原再现、展示传播等方面,创造了更多可能性,激发出体验者强烈的在场感和参与感,从而让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首先,借助于新媒体技术,博物馆的展陈方式可以打破空间的枷锁,凸显观众的主体意识,赋予馆藏资源新的生命。例如北美最大的百科艺术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2017年2月通过一项名为“Met Met Open Access” (Met Met)的新政策:允许每个人都能自由造访博物馆官网“THE MET” ,搜寻图片、下载,且商业及非商业用途皆可免费使用,无需博物馆方许可。

对博物馆感兴趣的民众可以在博物馆官网或馆外平台轻易触及馆藏。除平面图画扫描档外,还有3D艺术品摄影重现,文物可以360度翻转呈现,附含作品名称、艺术家、尺寸、出土/创作日期等关键信息,让民众可以突破著作权的局限,自由利用古今艺术品的数据。

其次,新媒体技术可以增强文化体验的趣味性。借助于新媒体技术,观众可以度地了解藏品背后的文化底蕴,不仅从根本上打破了“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格局,还规避了摸不着、体验不了的弊端。例如,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在新馆建馆10周年庆典之际推出了中国兵马俑特展,策展方运用高科技手段,特别开发了基于现实增强技术的手机应用程序,帮助观众解读兵马俑背后的故事,令观众们在趣味性中了解到专业的考古知识,达到了很好的教育目的。

再次,新媒体技术可以实现文化内容的实时互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媒体技术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实时交互,通过创意、策划与数字技术手段结合,可以设计、创作丰富的集娱乐性、教育性、知识性与交互性于一体的多种形态的数字文化内容,并将这种文化内容实时叠加在现实的物化遗产载体之中,进行有效地诠释、展示与传播。例如,在文化遗址内,现实增强技术可以被当作一种有影响力的互动工具,早在2004年,雅典为迎接奥运会的到来,特别开发了基于现实增强技术的文化古迹导游系统,对奥林匹亚神庙进行了还原。借助这一系统,游客可以在历史古迹中四处游览,沉浸在虚拟的历史时空中,体味古今之变。

可以说,当前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为文化遗产的活化实践提供了诸多可能性。许多博物馆都正在通过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和设备,让观众在虚拟的文化遗产空间漫游,了解文化遗产的整体效果,复原和再现一个全面而完整的意义空间,从而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教育作用。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要避免“为技术而技术”或“以技害意”的炫技倾向,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基于遗产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内容”创造,以及选择和研发最适当的“技术”来表现内容。如果说“互联网+”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那么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无疑是对这种新型社会形态的一种积极回应,它改变的将是文化遗产传承的思维范式和传播模式。

由于文化是一种主观体验型的社会现象,只有解决好技术为体、文化为魂的问题,才能让人们透过新媒体技术的形式感受到文化的温度和情感,找到与历史文化的联结点,进而让传承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深入到每个人的血脉之中。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