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的鼎盛时期,德化陶瓷博物馆珍藏了许多精美的瓷器,其中以釉下彩“富贵”盖罐和青白釉鼓腹瓶尤为引人注目。这些瓷器不仅体现了当时德化窑场工匠们高超的艺术技艺,更是对宋元时期文化交流与经济繁荣的一种缩影。
随着泉州港的崛起,德化陶瓷成为了连接内陆与海外市场的重要商品之一,其日用生活器皿以物美价廉著称。考古发掘揭示了碗坪窑和屈斗宫窑等窑址背后的烧制技术水平,而早期德化窑场如碗砰仑窑,则展现出轮制、模印和胎接成型等先进工艺。
龙窑则是青白瓷生产的重镇,以其独特的手法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如碗、盘、杯、碟、瓶罐壶粉盒洗花瓶等。这些产品不仅造型精致而规整,而且胎质细腻致密,釉色滋润有光泽感,使得它们在当时社会中极受欢迎。
北宋期间,大口碗成了餐桌上的常客,而执壶粉盒撇口碗则因其实用性而备受喜爱。在这段时间里,德化陶瓷继续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其产品线,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