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上的铭文不仅仅是制作者的印记,更蕴含着帝王的纪念款识。紫砂陶器上,虽无帝王年号,但却有工匠们精心镌刻和印记,这些便称为款识。与之不同的是,紫砂陶器多以茶壶形态出现,其产量相对较少,而制作过程复杂,需要经过拉坯、理坯、彩绘等多道工序,由几位艺人合作完成。而紫砂一件作品往往由一人独自完成,因此在其上留下更多印记,以体现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
历史上,我们常通过考察印记来鉴别紫砂作者真伪。但随着科技进步,用先进技术制造图章后,只依靠印章已不足以区分真假紫砂壶了。
在欣赏其他陶瓷器时,不必过于关注缺失的款识,但面对紫砂器,没有款识就如同未能了解到一个人的名字和背景,就显得不完整。每一次提起画笔,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艺术家,都会留下自己的签名作为证明,这对于欣赏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情感连接。
紫砂陶中的印款用章,形式繁多,从传统正方形和阴阳文,还有圆形、瓦当形等各式各样。在设计这些印章时,有几个要点需注意:
印章大小需适中,以确保视觉效果。
铃音位置应恰当,可增加美感。
风格要协调,与整体装饰融为一体。
铃音轻重需适宜,不可过于突兀或细微。
闲章应用也很重要,可以增添作品的个性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