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的某个春日,伊斯坦布尔比锡达斯国际石雕创作营如同一场盛大的艺术盛会,由高蒙精心策划,于2009年5月21日隆重举行。该活动是由中国雕塑学会主办,以扩大国际雕塑艺术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目的。这次马尔马拉普尔克内索斯国际石雕创作营,是弥玛希楠大学美术学院组织的重要项目,它旨在探索和展现东方与西方、古老与现代之间的文化交融。
马尔马拉海作为连接欧亚两大陆的水道,其沿岸地区以丰富的大理石资源而闻名。在古希腊时期,大理石就已经被用来建造宏伟建筑,而在罗马帝国时期,这种材料达到鼎盛。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大理石不仅用于建筑,还被广泛应用于雕刻作品中,使得小亚细亚地区留下了从爱奥尼到拜占庭,再到奥斯曼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痕迹。今天,开采自这片岛屿的大理石则销往世界各地。
弥玛希楠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于1883年,以其创建人蓝色清真寺之父弥玛希楠命名,这是一所位于西亚和南欧历史悠久且著称的综合性大学。为了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该校每年都会在马尔马拉岛、伊斯坦布尔以及阿兰雅举办三次国际级别的雕塑创作营,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提供一个宝贵的地方进行相互学习与交流。
比锡达斯是伊斯坦布尔欧洲部分的一个历史悠久区,也是繁华商业及文化遗迹集中的地方。在土耳其语中,“比锡达斯”意味着“漂浮的石头”,它紧邻着卡巴达斯,与博斯普鲁斯特海峡隔水望向亚洲。此次艺术盛会,不仅展示了当代艺术家的才华,更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之间深层次联系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