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宜兴紫砂壶艺大师,从18岁起投身于此事业,一举成名,并跻身壶艺高峰。20多岁,他前往上海仿古制陶,在那里他精湛的技艺使得仿制的清代陈鸣远款龙凤把嘴壶和竹笋小盂被誉为陈鸣远原作,最终被故宫博物院及南京博物院珍藏。数十年后,他在鉴定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南京博物院紫砂藏品时惊喜地发现这些作品竟是他的早期作品。他创作的“提璧茶具”被收藏于中南海紫光阁,而“矮井栏壶”则成为中国工艺美术至宝馆的一部分。在1992年,国家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四枚紫砂邮票,其中三枚是古代传器之一,而第四枚正是顾景舟的现代作品——“提璧壶”。
顾景舟先生,被公认为中国紫砂界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以其不懈的努力和卓越技艺,在六十余年的时间里,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朴实而又深邃的艺术精品。他对紫砂五百多年的历史有着深刻理解,对其知识渊博,对考证周到。
著名画家亚明曾赞扬他:“从明正德开始,到了现在,高手寥寥。但顾景舟当属近代之巨匠。”顾景舟不仅技术上超群,而且文化底蕴丰富,这两者相结合,使得他的作品充满哲学精神、文学气息、绘画韵味。对于文化积累,他认真对待,并在一生中不断追求。
除了精通制陶技艺外,顾景舟还广泛研究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他参与了多次宜兴地区古窑址发掘工作,对紫砂陶艺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此外,他甚至阅读过硅盐相关书籍,以深入了解化学成分,从而在制作过程中做出更为精准的人工指导。
自50年代初收徐汉棠为门徒后,顾景舝培养出了许多优秀学生,如徐汉棠、李昌鸿、周桂珍等,他们都因严格要求和苦练本领而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份严谨精神也是他们能够达到的高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今年,是纪念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九十岁诞辰。在这特别的时候,“九十周年诞辰紫砂艺术展”展示了18件传世佳品,让人们见识到当代中国工艺美术水平之巅。此次展览以品种繁多规格高闻名国内外,是一次难得的大型展览。而为了纪念这一天,有两本关于他的画册《紫砂泰斗》、《流别录》也正式出版。这两个画册详细介绍了他的人生以及他所创立的小说流派,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全面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