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花店看来,保鲜冷柜是他们经营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昆明通美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艳春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提出了一个让人深思的事实:荷兰、法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中,很少有花店使用冷柜。郭艳春指出,这种现象可能与这些国家鲜切花品质高和运输方式不同有关。
国内许多中小型花店通常会使用冷柜来保存鲜花,以延长它们的存活时间。由于冷柜能够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得鲜花处于一种休眠状态,从而使未能及时销售出去的植物即使存放在4℃以下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几天甚至一周之久,看起来仍然非常新鲜。但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并非最佳选择,因为长时间放置于低温下后的植物很难在常温下继续绽放,这对消费者的体验造成了不利影响,并且可能会对商家的信誉产生负面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其客观存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也是如此。适当低温可以帮助减缓植物呼吸过程,降低能量消耗,同时减少内源乙烯生成以及防止微生物滋生,从而达到保鲜目的。而4℃左右是大部分非热带地区为切割后植物所安全设定的保存环境,它们还需要一定湿度以避免脱水萎蔫,而冷却设备恰好满足这一需求。
除了保鲜功能外,一些经济进货策略也为使用冷却设备提供了广泛市场。在国内,由于主要依靠空运进行交通运输,空运成本较高导致超载现象频繁发生,因此为了延长这些植物的有效期限,商家不得不采取措施以保证它们外观良好。不过,这些问题并不直接归咎于冷却设备,却无疑加剧了对其使用需求。
然而,为何发达国家较少采用这种方法?原因包括两点:一是国际上许多地区生产的大多数切割后植物品质均优于中国;二是在那些国家,大部分消费者都是家庭购买,他们对于这些产品要求极高。如果三四天没有售出,即便是一般质量优秀的产品,也将被回收处理。这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一种共识,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并增强顾客信心购买新的商品。
因此,对于中国国内众多商户来说,要想提高切割后植物保护技术,不仅仅要依赖单纯的地方法制,更应关注提升职业素养和转变经营理念。一旦做到这一点,我们就有望推动整个产业向前发展。此外,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更重视如何改善当前市场上的物流效率,以及通过更先进、可持续的手段来改善产品供应链,以便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满足客户需求,让每个顾客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