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知建设自己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对中国人来说是一项梦想。记者在“关注国产设备,服务核电发展”研讨会上了解到,国内企业正积极备战,以迎接核电的新时代。一些企业已经具备为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提供关键设备的能力。
反应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动机构是核电站不可或缺的部分。经过多年努力,上海第一机床厂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能够为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提供这一设备。“我们目前承担了五座核电站的任务,包括岭澳二期两套堆内构件。”公司总经理孙忠飞说,“这意味着,我们对堆内构件的加工制造实现了完全国产化。”
汽轮机是常规岛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尔滨汽轮机厂承担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两台六十万千瓦发射器任务,并配备了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数控机床,为未来百万千瓦发射器的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压力容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上海锅炉厂正在建设临港核能制造基地,该基地预计于2007年7月完工。一旦完工,这家企业将增加每年的生产能力,可以制造两套半百万千瓦级核心部件。
对于发电机而言,一些企业,如上海汽轮发动机有限公司,将其作为攻关项目之一。这家公司已经成功研制出了百万千瓦火力发动机,并计划通过与国内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发出一款适用于大型商用量级uclear power station 的发动机会。
徐忠毅副总经理表示,在“十一五”期间,他们将确立一个明确目标:除了已有的60 万 千 瓦 nuclear power station 的起重运输设备之外,还要开发出适用于1000 MW nuclear power plant 的起重运输系统以及相关技术产品,以此主导市场竞争。
随着秦山二期60 万 千 瓦 nuclear power station 正式投入运行,中国展示出了自主设计和建造大型商业用途nuclear power plants 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如此能力国家之一。此前提出的 “CNPC 1000”,即初步设计完成并获得评审部门预评通过,这表明我们走在正确道路上。但仍需进一步加速审批流程以便尽快确定建设地点并启动项目工作。
据介绍,每个nuclear power plant 都包含300 多种系统,以及数以万元计的小零件。一位专家指出,我们需要攻克四大类核心技术装备:包括铸锻材料、主循环泵、安全等级阀门和焊接工艺等领域。这不仅关系到我们的技术创新,也直接影响着整个行业乃至国家能源安全的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