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疙瘩浇水的秘密:如何让这朵花绽放光彩?
在生长期间,荆疙瘩需要保持盆土湿润,但平时可略微干燥。简单来说,就是“见干则浇,不见干则不浇”。夏季可以早晚各浇一次水,而入秋后就要控制好水分。
那么,我们怎样判断荆疙瘩该当浇水呢?答案很简单,它的叶尖就是我们的指南。如果它的叶尖往上翘着,那说明它没有缺水;但如果叶尖下垂、卷曲,那就该给它补充一些水分了。
至于频率,一般来说春季每周一到两次足够了,而夏季由于温度升高,可能需要早晚各一次。但到了深秋,就应该减少浇水量,冬天只需保持土壤微干即可。
在实际操作中,要确保土壤被完全湿润,这样植株才能吸收到足够的营养。通常情况下,只要盆底有流出的迹象,就说明已经浇透了。但也不能忽视过度滋润会造成的问题,因为荆疙瘩害怕积水。
最后,还有几点值得注意:换新的盆子后,最好直接用定根液来喷洒,然后再开始正常的灌溉;而换种培养介质(如从水培转为土培)时,应避免过多使用透渗性的物质,以免根系受损。而且,无论是春还是秋,都应该适当减少灌溉次数,让植物有机会休息和恢复力量。在冬眠期内,更是要严格控制不让土壤太潮湿或太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