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没有国界,但它有边界,这个边界是由人为的附加作品——画框所构成。当一幅精美别致的画作被一个精心设计的框“框”住时,艺术便在这个空间里产生了“可视性”。在这个空间里,不仅锁住了艺术,还锁住了生活,以及人们对于美的理解和认知。人们希望把自己欣赏的事物或者回忆中的事物永存在一个空间里,所以他们首先购置生存空间即房子,然后在房间中安置艺术空间。在重要角落,他们装饰着梦幻般的生活。
画与框,喜欢写实还是抽象?
从艺术角度来看,画与框不单单是家居装饰品,更是一种“写实”与“抽象”之间的艺术较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朱伟忠颇有见解,他说:“很多人在搭配画与框时,经常搞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古典画往往比较写实,所以对画框要求会多一些。而现代画多是抽象的,尤其是接近时尚的作品,对框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有些甚至要求无框。恰到好处的框是画的一种延续,而不合时宜的是就使得面失去了张力,丧失了想象力的扩展。”
朱伟忠从事教育十几年,他业余时间为众多画廊及酒店绘制油彩,对于这方面颇有心得。他指出,在古典绘技之美中,由于精湛技巧、优美造型、均衡构图和和谐色调创作而形成,因此主张写实,并且内容基本限定的情况下,对于更具体更庄重一点的心境需要。
欧洲古典主义强调静穆伟大高贵单纯,而新古典主义则持续数十年直至浪漫主义兴起,再后来印象派绘风更加突出光色彩追求瞬间印象,以迅速的手法捕捉自然景观。这导致印象派颜色比古典要鲜艳浓烈,因此用来搭配古典色的就不适合印象派,这时候用简单直接采用白色的盒子。而现代绘风就更具创造力,就可能只是一个白条子或为了表现面张力根本不需要盒子。
由于选择最佳畫與架間關係對於專業從事畫廊或酒店工作的人士來說尤為重要,這樣才能讓畫面的意圖得到充分展現。如果選擇錯誤,不僅會損害藝術創作者的情感表達,也會給觀者帶來負面的藝術體驗。此外,一些富裕藏家的收藏策略也應該考慮長遠投資眼光,因為如果只追求快錢,那麼他們可能無法從其他領域獲得更多利益。
然而,如果某個藝術家因為追求速度而牺牲細節深度,那麼他的作品將變成價值上的「假貨」。這種態度對於那些真正投入藝術創作的人們來說是不公平也不正當。
除了家庭裝飾之外,畫架還被廣泛應用于公司、商場以及咖啡館等休閒娛樂場所,每種場合都對畫架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咖啡館通常使用的是藝術欣賞類型作品,因此畫與架形式也具有創新的多樣性。
當藝術被「放」進畫中,它便產生了一種跨越邊界。我們可以看到這個過程如何在地點上突破傳統限制,在時間上適應時代變化,並且通過各種媒介以不同方式呈現自身。在這裡,我們發現有一種離你很近卻又遙不可及的事情—那就是名為「畫架」的藝術,它正在進行一個跨越邊界的大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