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西泠秋拍呈献郭若愚先生旧藏篆刻钱币

郭若愚,字智龛,上海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博专家、古文字学者、古钱币学家。先后毕业于南洋中学、上海光华大学中文系。师从邓散木、阮性山、郭沫若几位先生学习金石、书法、绘画、篆刻、金文甲骨古籀及考古。曾教于麦...

郭若愚,字智龛,上海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博专家、古文字学者、古钱币学家。先后毕业于南洋中学、上海光华大学中文系。师从邓散木、阮性山、郭沫若几位先生学习金石、书法、绘画、篆刻、金文甲骨古籀及考古。曾教于麦伦中学、中国中学、光华大学,后在上海市文物保管会、上海博物馆工作。后在上海师范大学讲授古文字学和甲骨文研究,著有《殷契拾掇》、《殷契文字缀合》。

本次西泠秋拍,有幸得到郭若愚先生家属支持,不仅在名家闲章方面征得郭若愚旧藏二十余方名家之作,同时收集到郭老先生历经数十载收藏的部分钱币精品,分别在闲章与钱币两个专场特别推出“郭若愚藏印专题”与“郭若愚先生旧藏钱币专题”。

2017西泠秋拍

3485清·邓石如刻寿山石闲章

1797年作

出版:1。《完白山人印谱》,吴隐辑,西泠印社钤印本,五年(1916)。(据真微印库记录)

2。《修盦所见印存》第五十一册p9,杨延生辑,五年(1916)。(据真微印库记录)

3。《邓石如印谱》p5,香港博雅斋,1978年。

4。《中国篆刻丛刊卷·邓石如》p71,日本二玄社,1984年。

5。《增补邓石如印谱》p16,武汉古籍书店,1990年。

6。《邓石如篆刻》p46,孙慰祖编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7。《篆刻年历1051—1911》p340,黄尝铭编,真微书屋出版,2001年。

8。《篆刻全集6》p47,小林斗盦编,日本二玄社,2001年。

9。《邓石如书法篆刻全集》下卷p360,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10。《邓石如经典印作技法解析》p49,戴家妙著,重庆出版社,2006年。

11。《中国历代篆刻集萃7》p42,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

12。《中国历代印风系列·清代徽宗印风(下)》p40,重庆出版社,2011年。

说明:郭若愚旧藏,由其家属提供。

1.8×1.8×5.1cm

2017西泠秋拍

3502吴昌硕刻青田石王震自用闲章

钤印:王震《古意》册页(十二开),第四开,中国嘉德2010春拍Lot.1496。

说明:郭若愚旧藏。

2.6×2.3×5cm

郭若愚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对书画、《红楼梦》、古钱币、紫砂壶、砚台及篆刻都有着深入的研究。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曾应邀为香港《大公报·艺林》、《书谱》撰写专题文章。自2000 年以来陆续集结出版了《篆刻史话》、《智龛金石书画论集》、《智龛品壶录》、《智龛品砚录》和《智龛品钱录》、《篆刻史话》等。尤其是《篆刻史话》一书,收录了1963 年到1965 年之间发表在《大公报·艺林》的篆刻专题文章五十多篇,对各家篆刻都有深入独到的理解,分析高下真伪,开辟了明清篆刻研究的新视野。后于1999 年在台北宋绪康先生的帮助下,集结出版而成。郭若愚先生自身也是藏印大家,所藏的各流派名家不一而足。不同于一般的藏印大家,由于有强大的学术作为支撑,质量尤其高。每次有郭氏旧藏亮相,不仅引发拍卖场上的争相追捧,也带来篆刻学术的又一次进步。

清·光绪通宝光背宝晋试样 直径:40mm

光绪年间开始引入西方机制货币制式,中国古代货币传统的方孔钱到了最后时期,尽管如此,在光绪年早中期,各地钱局仍然铸有光绪通宝和光绪重宝方孔钱,其中光绪通宝方孔钱还开始使用机制铸造。而后,随着机制银币的流通,方孔钱便渐次退出流通领域,基本宣告传统方孔钱退出历史舞台。

谱载各钱局所铸光绪通宝方孔钱中,其中以山西宝晋局所铸的光绪通宝试样大钱最为珍贵,该试样大钱,又有大小不等两式,相对小者为光背,相对大者为背满文宝晋。本品铸制规整,方正圆矩,地章坦平,面文“光绪通宝”四字,楷体直读,字廓深竣挺拔,钱文清晰,书相规整,间隔有距,用笔流畅,力感十足,显为官炉制品。钱体包浆老熟,自然润泽,踏实不虚。此晋局光绪通宝试样大钱遗存稀少,乃清晚期珍式。

清·咸丰重宝宝泉拾文试样 直径:38mm

试样即根据钱币的设计,用铜块或锡、象牙或红木等材料精心雕制的钱币实物样板。它的用途是呈送朝廷,供皇帝审定。从严格意义上讲,钱样还不能算作钱币,因为它只作为送审报批的实物图样,不能流通。

西泠印社二〇一七年秋季拍卖会

预展:12月20日至12月22日(周三 至 周五)

拍卖:12月23日至12月25日(周六 至 周一)

展拍地点:杭州·浙江世界贸易中心展览厅、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三楼世贸厅(杭州市曙光路122号)

联系电话:0571-87896778、0571-87812580

12月23日

A厅

09:30 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同一上款)专场(一)

11:00 中国书画扇画作品专场

13:00 中国书画海上画派作品专场

14:30 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二)

16:00 绘画的诞生——中国画稿专场

19:30 中国历代青铜器专场

20:00 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专场 暨刘质平藏弘一法师墨迹专题

20:50 从国立艺专到中国美院——“国”“美”九十年纪念专场

21:50 现当代油画作品专场

B厅

09:30 中国历代庭园艺术·石雕专场

10:00 华藏宝相·历代造像艺术专场

13:00 中国历代瓷器专场

15:30 中国历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专场

19:00 中国名家漫画·插图连环画专场

20:30 中国当代玉雕大师作品专场

12月24日

A厅

09:30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暨长言联书法专题

14:00 中国书画古代作品专场

19:30 东方瑞丽·珠宝与翡翠专场

20:30 西方古物专场

B厅

09:30 文房清玩·古玩杂件专场

13:00 萃古熙今·文房古玩专场

14:00 道入匠心·文房古玩专场

15:00 居敬堂·文房古玩专场

19:00 郭若愚藏印暨名家闲章集粹专场

20:00 文房清玩·田黄暨名家钮工专场

20:40 文房清玩·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

12月25日

A厅

09:30 吉金嘉会·金石碑帖专场

10:00 古籍善本专场

13:00 文房清玩·历代名砚暨古墨专场

14:00 中国园艺盆景专场

B厅

09:30 西泠印社滋补养生专场

10:30 中国陈年名酒专场

13:00 中国历代钱币专场暨郭若愚先生旧藏钱币专题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