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琢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文_郑朝辉古城西安。城东南曲江南湖方圆数公里,被誉为西安最适宜人居的旅游文化核心区域。平日,这里游客如织,各类文化活动不断。西安城最具现代理念的美术馆之一——西安美术馆就坐落 崔如琢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文_郑朝辉 古城西安。 城东南曲江南湖方圆数公里,被誉为西安最适宜人居的旅游文化核心区域。平日,这里游客如织,各类文化活动不断。西安城最具现代理念的美术馆之一——西安美术馆就坐落于此。其北依大雁塔,南望终南山。这座典型的唐式建筑,近几年来成为西安艺术圈链接艺术和生活的重要支点。 初冬,雾霾笼罩下的城市若隐若现,路上的行人勾着头,偶尔左右张望,疾步匆匆,似乎想要逃离这让人抑郁的空间。这是近十年中国很多大城市冬日里共有的氛围。一世繁华的西安曲江新区亦难免如此。除了户外工作者,冬日的雾霾阻断了很多人外出的念头。但是在西安美术馆,那幅高3.65 米,总长达17.28 米的巨幅指墨作品《荷风千秋》却在雾霾围城中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为冬天里灰色基调的西安城增添了色彩。 请横屏欣赏 崔如琢《荷风千秋》纸本设色 2010 年144×365cm×12 君子如琢 为西安艺术圈一扫冬日阴霾而带来亮色的这个人叫崔如琢。 《诗·卫风·淇奥》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文雅谦和的君子,是历经切、磋、琢、磨多种生活艰辛生成的。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如琢者,欲雕璞而成器也。崔如琢的名字由来或许有此之说。 “静清苑”在京城圈内声名不小,是崔如琢在北京的私家宅院,号称“百年中国文人第一宅”。2003 年,崔如琢斥资八千万元购下相邻的四个院落,耗时三年,自己动手设计,改造成了占地8亩、建筑面积2500 平方米的园林式别墅。正是在这所充满东方气韵的宅院里生活的12 年间,崔如琢逐渐被中国画坛所熟悉而频频进入公众视野。但在此之前,崔如琢始终让人有点“雾里看花”,他身上充满了“矛盾”,又或者说,他是“矛盾”的统一体。这也使他一度被人称为画坛“黑马”。 崔如琢可称得上是奇人奇才,他有传奇的经历,1981 年,36 岁的他在而立之年只身赴美,并在之后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一直呆在纽约、香港,但今天他的国画被人称作“延续了二十世纪美术大家的文脉”,更有甚者称他为“中国写意传统的守望者”;他自小习画,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画不出新意而封笔十年;他是艺术家,却绝不死抱“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还不避讳得宣称自己是最有钱的中国画家;人人以为他在美国是因为卖画发了大财,他却认为自己在异国并非“艺术的成功”,而是“思想的成功”…… 对于自己多年的艺术创作道路,崔如琢曾撰文回顾:“余总角立志,曾师郑诵先、李苦禅,更于故宫旧藏历代名家翰墨得益良多。旅居海外后,收藏渐丰,见识愈广。近能得黄宾虹、潘天寿为楷范,远常以青藤、八大、石涛为宗法。承传统而不拘泥,袭法度而不食古。历半世始悟:所谓画者,目之所见,心之所思,情之所系,意之所动,不惟笔墨章法,布局架构。眼界不到,修养不到,不足以言画。是以,画以心为境,画路即心路;画以思为界,想不到故画不到;画以情为盛,情未达则画无趣;画以意为先,意飞扬而后方有笔墨酣畅、挥洒恣意、痛快淋漓。余以为,胸中蕴蓄天地之大美,笔下自有变化之万千。意笔之美,盖莫能胜矣。” 这基本是他东方式艺术道路的思想轨迹。他对传统的坚守很大程度上来自他的两位老师。“秦仲文教他学画要学画史、画论;李苦禅教他中华美学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学,所以他认为,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美术理论家黄鸿仪如此总结。 崔如琢《有田皆种玉 无树不开花》 纸本设色 143.5×73cm 2013年作 富翁“亿”术家 作为中国当代知名的艺术大师,崔如琢一直以他蓬勃厚重的笔法,将东方山水画中特有的书卷气韵绘就出悦动的生命情调,并在创作中追求诗意与画境的融合,最终创作出别样的空间之美。崔如琢以积墨、指墨画闻名于世,其指墨画更是自创一格,独成风貌。 指墨画,又叫指头画,简称指画,是中国画中以指代笔作画的特种绘画形式。作画时,画家以指头、指甲蘸水墨或颜料,在纸绢上勾画,或间以手掌抹擦,以成图像的绘画技法,作品具有浑厚朴拙的特色。 对于指墨画,崔如琢认为“同根指笔各生花”,指墨画的表现力有其独特的魅力,但他也坦言,指墨画的探索非常难,想再画出自己的新意来实在不容易。崔如琢在摸索试验中扬长避短,发挥指墨画的长处,即易于发挥泼墨法、枯墨法,笔所难到处,以指传其神。 作为中国最贵在世艺术家,崔如琢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挥毫落纸,在传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开拓出了独特的个人指墨意境。在指墨上,崔如琢在“二高”、潘天寿的基础上脱化,有了自己的面目。 近几年,“最贵”两个字已然成为崔如琢的标签之一,10 条新闻里会有11 条提到这两个字。这要放别的艺术家身上,再怎么开心自己的作品能卖高价,也难免会生出点“你们这些俗人怎么只关注金钱不关心我的艺术”的怨念。 但崔如琢不是,他不仅不介意别人说,还自己带头大谈特谈,好像生怕有人不知道他有多贵一样。 10 月1 日, 保利香港2018秋拍“太璞如琢- 崔如琢精品专题”推出6 件拍品,实现总成交额1.2 亿港币。《有田皆种玉 无树不开花》以3068 万港币成交,《老树悬崖叶半秋》以2950万港币成交,位列第二位。 10 月3 日,中国嘉德香港2018 秋拍“观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举槌。崔如琢2017 年作丈六山水《醉雪千山》最终以168,750,000 港币成交。另一件崔如琢2017 年创作的《李白将进酒》一5675 万港币成交。 10 月3 日,匡时香港2018 秋拍“继往开来——崔如琢绘画专场”,崔如琢8 件指墨精品全部成交,成交总额为25134 万港币。 而在2018 年以前,崔如琢的画作已经创造了亿元“ 八连拍”的纪录,成为“中国再世最贵国宝书画家”: 2011 年11 月29 日, 佳士得2011 秋季拍卖会“中国近现代画”专场中,《盛世荷风》以1.28 亿港币成交; 2014 年4 月7 日,保利香港2014 春拍“太璞如琢——崔如琢专场”上,《丹枫白雪手卷》以1.84 亿港币成交; 2014 年10 月,保利香港当代水墨专场,《百开团扇》以1.298 亿港币成交; 2015 年4 月,保利香港春拍,《葳蕤雪意江南》2.36 亿港币成交; 2015 年10 月,保利香港2015秋拍“太璞如琢-崔如琢精品专场”,《山水四条屏》以1.34 亿港币成交; 2016 年4 月4 日,保利香港2016 春拍“太璞如琢·崔如琢精品专场”,《飞雪伴春》以3.07 亿港币成交; 2016 年10 月,保利香港2016 秋拍“太璞如琢— 崔如琢精品专场”,《秋风摇翠》以1.416 亿港币成交 2017 年4 月4 日,保利香港2017 春拍,《秋烟漠漠雨蒙蒙》以1.2 亿港币成交。 有人打趣,崔如琢的一幅作品,比苏富比、佳士得的佛像、瓷器等专场的成交总和还高。 请横屏欣赏 崔如琢《葳蕤雪意江南》纸本设色 2013 年 295×1152cm 请横屏欣赏 崔如琢《 醉雪千山》纸本设色 177.6×470cm 2017 年作 对话崔如琢 艺术创作要溯本清源 壮大民族基因 采访、编辑_李奕辰 2018 年5 月,结束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的展览,“太璞如琢·中日民间友好——崔如琢艺术西安大展暨所藏《石涛罗汉百开册页》展”就进入了筹划阶段。崔如琢称,西安是自己最重视的地方并一直有来此办展的计划。终于,在2018 年末,展览如期举行。 2018 年11 月23 日,“太璞如琢·中日民间友好——崔如琢艺术西安大展暨所藏《石涛罗汉百开册页》展”开幕式前,崔如琢先生来到西安美术馆展厅,陪同媒体及艺术家朋友观看展览,并在与媒体的深入交谈中,表达了自己对西安这座城市及西安美术馆的真实感受,同时也针对中国美术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对于办展的美术馆,崔如琢一直有着自己的要求:“我办展览的美术馆最好要大。否则有些大画根本无法展出。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已经够大了,但是我的一些长卷还是展不了。这次来到西安,看到西安美术馆以后我非常高兴,这个美术馆很雄伟,展厅感觉也很舒服,展览效果非常好。即使是我最大的一幅画《荷风千秋》置于馆里看起来也并不局促。” 西安美术馆馆长杨超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西安这片土地上现在出现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以传统之名为保守思想开脱。但任何艺术的发展一定是和时代有联系,这个时代的绘画一定要留下这个时代的烙印,当后人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的时候,他一定要发现和其他时代不同的东西,如果说我们这代的人画的东西和过去都一样,这是有问题的。在全球化的时代里,信息与观念交流融合已不再受地域限制,我们现在引进一些对中国画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师级的艺术家来到西安来做展览,其目的是在艺术交流的过程中使我们西安本土的艺术在视域上得到扩展,在思维上得到启发。” “本次崔如琢先生展览是西安美术馆今年的一个重磅展览。多年以前我们就一直有(为崔如琢先生举办展览)的愿望,崔如琢先生的作品代表了中国画发展到今天的一个新高度,将崔如琢先生的作品引入西安,就是将能反映并表现这个时代的作品置入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富集的城市。这种碰撞与交流,有利于西安艺术的发展探讨。 展览开幕式前,崔如琢先生陪同媒体及艺术家朋友共同观展 西安美术馆杨超馆长在画展开幕式上致辞 对话 城市文化 西安美术馆是西安的骄傲 我非常喜欢长安(西安)、喜欢西安美术馆。每个民族都要回顾历史。汉唐是中国最骄傲的历史阶段,而长安,则是当时的、经济、文化、艺术交流的中心。一座城市的建筑是城市的灵魂,而这灵魂的本质是民族文化在这一方水土上的积淀。当年,习仲勋先生将西安极具历史意义的城墙保住了,也等同于将积淀于这座城市的民族文化保住了。西安是一座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城市,西安美术馆长期以来致力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西安美术馆是西安的骄傲,我十分欣赏西安美术馆的建筑风格以及它的展览规模。就西安美术馆的展厅而言,在这里的展出效果甚至超越了一些国家级博物馆。 指墨艺术 以气写形 中国画的底蕴是哲学,指墨更在表达中国画的哲学精神时似乎更为直接。“气”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指墨创作可以更加直接地达到以气写形的境界,对于画而言,这种方式可以加强画面的灵动感,对于书法而言,它可以做到用笔很难做到的“屋漏痕”。总之,以指作画更能突出画家的感性精神。 比如大画家潘天寿先生,潘老的东西是中国花鸟画的一个高峰,我认为潘老的指墨是高于他用笔画的画。潘老是一个学养深厚的大画家,但深厚的学养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容易使画家太过理性,导致其画出的画会略显刻板。所以潘老为了克服自己这方面的弱势就用手画。因为用这种方式创作,会大大缩短你理性思考的时间,最终达到感性的灵动。所以潘老的指墨艺术是中国指墨的一个大的历史高峰。 中西合璧 作为基因的民族性可壮大但不可改变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百花齐放是对的,中西合璧是允许存在的,但是不能代表主流,主流应该是民族性的。当年潘天寿有观点说:中西绘画是两座高山,这两座高山各有千秋,这两座高山可以互相借鉴,但是距离要拉开,越远越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像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国书画一定要讲传统,传统像人的基因一样。基因不能变,但营养是可以变的。中国的写意画,既要讲意境,也要讲笔墨。崇尚经典并不意味着摒弃现代,尚古而不拘泥于古。真正的艺术不能重复传统,不能重复别人,更不能重复自己。现下所谓的中西合璧其实大多是以西为主,民族性为辅,实质上是在改变基因。所以这七十年来的中西合璧我是否定的。我所否定的是他把民族边缘化了。 美术教育 “素描毁了中国画” 中国美术的教育制度,尤其是国画的教育制度,一定要改。1949 年建国以后,我们全盘苏化,美术教育方面是将前苏联的素描教学带入了中央美院。但我想说,画了素描就不可能画好中国画,我很赞同“素描毁了中国画”一说。 我们中国画如此长的历史,形成了自己的标准,追求在造境的过程中法无定法。这种创作境界在黄胄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连中学都没有念过的黄胄画的是新国画,但新的国画也是有传统的。黄胄的驴已经营造出了画境,创作抵达了自由境界。 所以,在我看来,中国画从1949 年到现在,最伟大的画家是没有进过美术学院的黄胄。而美术学院培养出的几百万的美术工作者,其中画的最好的也无法与黄胄抗衡。这是我的一家之言,正确与否大家可以去分析,也接受批判。 地域画派 不要因狭隘的地域观念而固步自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和艺术。从古至今,长安这个地方历史文化深厚,所以这里的人就大气、厚重。苏杭的小桥流水滋养了吴门四家,长安的风土则孕育了长安画派。在近代,长安画派也很有代表性,之后的王子武我也十分欣赏。 但是,对于中国画,我们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去看,不能单单局限于一个地区上。 中国画的派别仅仅是一种形式,形式上有长安画派和黄土画派,但骨子里终究是中华派。要清楚你画的是中国画,不是陕西画,所以长安画派不要因狭隘的地域观念而固步自封。再比如像金陵画派,在形式上有“金陵八家”之说,在思想上归根到底画的是中国画。 所以,各画派应该将自己的特点与优势传承下来,再将别人的优点借鉴过来并寻求超越,这才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作品评价 时代性与创新性 艺术家的作品能不能有时代性,能不能超越历史,作品有没有创新,有没有独特的个人风格,作品本身是会说话的。如果你的作品很平庸,不断重复,那是不可能被市场所肯定的。我们当下艺术家身上有很重的责任。 中国的艺术品一定要超越西方,不只是我们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近现代艺术家的作品也要超越西方,我们历史上的艺术珍品更要超越西方,这才公平。 艺术收藏 1200万美元巨资收藏《石涛罗汉百开册页》 我对石涛是有研究的,因为我一直很喜欢他的绘画风格,也临摹过很多。我收藏有许多石涛印章,这套册页中的印章经过比对都是对的,关键是如此细腻、如此生动的线条笔墨都可以找到石涛的笔触,画中的一些神兽的造型,那种非凡的想象力,都让人不得不佩服画家的艺术创造力。能够遇见,别人又愿意出让,我又能买得起,所以收藏这套石涛百开精品册页真是一种缘分。目前为止,我相信没有一位画家敢称自己能临得了这套册页。画人物的,画不了山水;画山水的,画不了动物;画动物的,画不了人物。更重要的是,谁都得承认,石涛的功底太扎实,现在的人都叹为观止。 艺术市场 “我的梦想是超越毕加索和梵高” 曾经有人建议我,市场上的画都在降价,我也应该随着大环境降价,当时我明确地回应道:第一,画的价格是市场行为,我的画价格的高低应该由市场决定。第二,我们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北魏石雕,再到隋唐宋以后的书画艺术,还有我们的瓷器等杂项,这些真品在国际市场上却没有一件作品超越一亿美金、超越毕加索、超越梵高,更别说超越达芬奇。难道是我们的艺术不如别人吗?当然不是。 我们每一个艺术家都应该有这种雄心:不仅仅满足于与西方平起平坐,而是要超越西方,因为我们的历史更加悠久,文化积淀更加深厚。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有理想有担当,这样我们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前途。 所以我回答他,画的价格不能跌,要一直超越毕加索、梵高。这一方面是我个人的梦想,当然我也有这样的信心。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看,要超越西方不是市场问题,是民族尊严问题! 崔如琢的四主人观 要做精神的主人,有自己的精神领域,任何观念不盲从,做自己艺术的主人。 要做身体的主人,健康是人生最好的竞争,长寿是人生最后的竞争。 要做家庭的主人,对民族和国家要尽忠,对父母要尽孝,对子女要爱护。 要做财富的主人,创造财富是价值,拥有财富能力,享受财富是艺术。 崔如琢《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行人绝》 纸本设色144×74cm 2013 年作 崔如琢 《老树悬崖叶半秋》镜心 纸本设色 143.5×73cm2012 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