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创作,开始有点“慢”与“静”的状态。
慢,是不急不赶,不为展览、出版,不为某些需要,更没有数量要求,顺其自然,从容不迫……
静,是因为没有种种具体目的的考虑而可以专注于内心,或者说,是为了倾听内心所必然……
我知道,要真正地完全地做到“慢”与“静”,并不容易,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能够放下——包括某些曾经孜孜以求的东西。
只希望,自己能逐渐更多地进入这种状态。
▲关注现实,才能跟上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变化;与现实保持一定的疏离,才能更冷静更客观地把握社会与时代。
做人是这样,做作品也是这样。
▲我的画室窗户朝西面对夕阳,浓浓的红红的霞光照在作品上,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色彩美感,“为霞尚满天”的暖调子成了我的选择。与立交相对应布而具有自然生命意义的飞鸟也代替了风筝与人,成为画面上新的象征符号。
当“夕阳”与“飞鸟”两个造型元素同时出现在立交图像上时,立即呈现出一种尘世与生命的温暖,补充了立交作品里一个重要的内涵。我知道,“立交”系列创作进行到这时,色彩语言的选择是及时的。
▲生活的积淀不仅给保创作以感受的基础,也增加着把感受图像化的种种可能,使作者对图式、语言、手法等可以作出多种比较与选择,并往往引发着观念、思维的调整。就此而言,图像化过程的变化是必然的。现在会变,以后还可能会变。只要是真的跟着感受走,过去做过的可以继续做,这叫坚持;过去没做过的可以的可以尝试,这叫变化。至于变好变差,不会想太多。因为,生活本身就是这样。
▲“版画复数性”的内涵从“版画原作可以重复印制”开始,至今已经有了很大的拓展。提取若干不同版画作品中若干图像重新组成一幅新的作品,原有的版色套印变成图像的套印是又一种对版画复数性的演绎。
在版画创作过程的“画”(稿),“刻”(版),“印”(作品)几大环节中,复数性与“印”直接相联。可以肯定,对“印”的功能的进一步追问与探寻,还会使“复数性”内涵有更新的发现。
▲一个反复多次而得的图象,往往也包含着诱发你继续寻找更新变化的因素,当你一但被这种诱因所左右,就会自然进入一个“被引领”的状态,不由自主地一步步调整、改变画面的图象,没有任何预设任何刻意地把一种渐变的“视觉微调”逐渐积淀、延续成具有审美意义的变化。而当你猛然察觉到这个变化时,也许与最初的起点已相去甚远······
我十分珍视这样一种身不由已的作画状态,只是这种状态并不容易获得。
▲艺术的当代发展,其重要特征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它包括:对历史传统的继承与扬弃;对当下创新的敏锐与包容;对未来探索的远见与勇气。三者舍其一均不足以构成当今艺术的健康发展。
▲不错,乡间房舍比高楼大厦,小桥流水比大河堤坝,田野小路比城镇大道都更容易成为审美对象,前者积淀着更深厚的审美体验和生验、情感体验。惟其如此,如果能够把高楼大厦、大河堤坝、城镇大道画得和乡间房舍、小桥流水、田野小路一样美,那就是难能可贵。当然,赋予传统审美对象一种当代性,画出当代的乡间房舍、当代的小桥流水、当代的田野小路······这种审美同样具有新意义和价值。毕竟,美是不断发展、不断开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