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在意大利威尼斯军械库及花园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1月24日。
本届中国国家馆展览由浙江大学教授王小松和独立策展人姜俊共同策划,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由“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图像文献组成的版块“集”,和由车建全、焦兴涛、邱振中、施慧、王绍强、汪正虹、朱金石7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组成的版块“传”。
在“集”和“传”之间,展览借鉴了20世纪德国艺术史家阿比·瓦尔堡的《记忆女神图集》(Mnemosyne Atlas),用图像文献学的方式为每件艺术作品都准备了与主题相关的图版,试图通过多元图像的并置,将中国历代绘画和当代艺术作品联系起来,也同时呼应了全球图像史,形成了中、外和古、今的双向联动。
在开幕当天,我们采访了本届威双中国国家馆的两位策展人王小松、姜俊,请他们就本届威双中国国家馆的主题、策展理念、选择艺术家的标准等问题展开深度解读。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外景
年份:2024
图片版权:©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拍摄:意释文化
王小松
艺术家、策展人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当代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曾在德国科布伦茨路德维希美术馆、吕贝克圣安娜美术馆、意大利美第奇·里卡尔第宫、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家博物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等举办个展、参加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成都双年展、武汉双年展、德国北方国际艺术节、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广州艺术三年展等。担任“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巡展总策展人。
姜俊
独立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
曾毕业于德国明斯特艺术学院,后获得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学位。他专注于公共艺术研究,以及当代艺术和城市治理的跨界融合研究。姜俊是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2023)、“化作通变:第七届广州三年展”(2022-2023)、“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策展人之一。
Q&A
Q = 99 艺术网
“集”是一种邀请,一种吸收和多层次的接纳与包容
Q
在当下的国际艺术环境中,《美美与共——集》这一理念作为中国国家馆的主题,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王小松:在本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我和姜俊及策展团队反复思考研究后提出中国馆《美美与共——集》的概念来解构《处处都是外人》的总主题。“集”本义是许多鸟儿聚在一起栖息,《诗经·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这里“集”就是用其本义。推衍开来,凡物或人会聚一处,都可叫“集”,因而“集”有引申义聚合、汇集的含义。
“集”在今天可以理解为:不同身份、不同人种、不同信仰、不同观念、不同目的、不同媒介、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等多样性的汇聚。在本次标题“-集-”中,“集”在中间,前后都附带连接符号就如同张开的双手,创造一种链接的态度也赋予“集”的开放性与多种组合的可能性,是一种邀请,一种吸收和多层次的接纳与包容。它包含了收集、集结、云集、聚集等多元可能性,象征着联合、协作和共生。
《处处都是外人》这个主题深刻地触及了全球化背景下最核心的问题——身份认同与文化差异。本次中国馆展览主题《美美与共——集》旨在通过艺术的形式,探索个体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感知自身与他者,以及如何在多样性中寻找归属感。不仅回应了总主题的挑战,而且力图通过文化的对话和交流,消解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外人”焦虑。强调通过文明之间的互鉴,促进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反思和批判现代化进程中伴随而来的殖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他者”叙事。助力构建一个更加理解和尊重差异的世界。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年份:2024
图片版权:©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拍摄:意释文化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文献档案展览现场
年份:2005-2024
技术:文献、数字可视化
尺寸:多尺寸
图片版权:©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拍摄:意释文化
针对威尼斯双年展今年这一“”性强烈的主题,我们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是祛化,是回归艺术史的,在祛化中突显了我们的述求
Q
如何解读本届威双总主题《处处都是外人》?基于这一主题所涉及的历史和问题,《美美与共——集》与之有着什么样的关联性?
姜俊:这一次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是《处处都是外人》。我们在分析这个主题的时候,会认为,它是对今天这个对抗和冲突时代的描绘。比如说在西方看到的种族对抗,还有国家之间的对抗,甚至到性别的对抗……所以,对抗和冲突都是差异化的不断极端化。这一关于“差异”的哲学,我可以把它追溯到二战之后60-70年始的身份和平权运动。
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之后,它随着新自由主义,从平权开始变成了消费主义,被资本主义的新一轮创意经济所吸收;同时新自由主义也造成了一个非常强烈的状况,即贫富差距的极端化。关于各种族裔、性别、性向平权的话语被夸大甚至成为了极端的“正确”,它们成为了贫富差距、经济不平等的补偿。用族裔、性别等文化对抗来遮蔽越来越极端化的经济不平等,并代替传统马克思主义中所谓的阶级对抗。
新自由主义所提倡的人、货、财的自由化全球流通,特别是人的自由居住权导致了全球移民的问题,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内部,多元主义的社会理想被讴歌,以符合这种经济全球化的新需要。在经济扩张期,大家都其乐融融,而一旦遇到经济下行,移民、种族和宗教差异的问题就突显出来了。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文献档案展览现场
年份:2005-2024
技术:文献、数字可视化
尺寸:多尺寸
图片版权:©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拍摄:意释文化
同时在整个经济不断极化的状况下,它会使穷人变得更穷、中产阶级也在下坠。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是:一方面经济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又是极端的意识形态化。并且在数字算法所主导的信息茧房下,互为外人、互为妖魔化并非是一件不可预测的事情。经济收缩期可能还伴随着对于相关族裔的污名化问题,以及相应的反抗。
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平权中除了强调“差异”,还有“个性”,二者的不断发展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个人主义”,它符合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运作逻辑,同时也导致了共同体社群的瓦解,这一表述在多个社会学专著中都有表达,比如罗伯特·D.帕特南的《独自打保龄球: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今天我们的社会在全球化下变得越来越个人主义。由于原来传统的共同体瓦解,新的共同体形式尚未被建构出来,所以经济关系和有偿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填补了空缺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传统共同体中原来的那种兄弟姐妹式的互助,正如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所说的“生活世界”,被所谓的服务性购买所代替。创意产业的核心正是在于,要使得不可被贩卖的某种东西可以在创意的方式下进入到可以贩卖的渠道里面去。哈贝马斯所讨论的和商业的系统,不断地把日常生活原来那种固定的关系打破,将其碎片化,使之被收编。
因此,在一个“差异”哲学主导和极端化的今天,特别是在外部环境恶化、灾难频发下,人类社会内部的反而越来越失控,这导致了多重危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话语其实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那么我们这个主题《美美与共——集》,就是希望在感性基层中重新回归人类的“共通性”话语,将流行50多年的“差异”性强势话语扭转,在中国传统平衡和调和性哲学的帮助下,即和而不同、创造新形式的“联合”和“共生”。针对威尼斯双年展今年这一“”性强烈的主题,我们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是祛化,是回归艺术史的,在祛化中突显了我们的述求。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年份:2024
图片版权:©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拍摄:意释文化
策展团队关于《处处都是外人》与《美美与共——集》之间的关联性的8个讨论焦点
Q
请谈谈在确定《美美与共——集》这个主题时,策展团队做了哪些方面的思考与讨论?
王小松:就今年的威双总主题《处处都是外人》和中国馆主题《美美与共——集》之间的关联,我们策展团队做多次讨论,主要焦点集中在8个方面:
首先,文化身份的多样性和全球化流动性使得文化更加互联,人们可以轻易地访问和体验不同的文化特色。这一现象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相互理解,也带来了身份的多样性和流动性。例如:
文化混合:不同文化间的交融可能产生全新的文化现象,如美食、音乐、语言等方面的创新;
身份复杂性:全球化背景下,个人的身份可能同时受到族裔、国籍、职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文化消费的变化:通过媒体和旅游,人们可以更容易地访问和体验远离自己生活环境的文化。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年份:2024
图片版权:©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拍摄:意释文化
第二,迁移与文化保存
迁移可能会导致文化的改变甚至消失。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关键的挑战和问题,包括:
文化传承:如何在迁移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护和传承特定文化或族群的独特传统?
文化适应:移民如何在新环境中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同时又融入主流文化?
第三,技术在文化迁移中的角色
现代科技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速度,涉及: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通过VR和AR,人们可以沉浸式地体验不同文化的艺术、历史和传统;
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平台促进了文化的快速传播和交流,让人们能够轻易地分享和探索不同文化内容。
第四,迁移与文化冲突
迁移可能引发文化冲突和摩擦,这涉及:
价值观的冲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信仰可能导致理解障碍和冲突;
和谐共处的途径:如何通过教育和对话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理解和共处?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车建全《亭》展览现场
年份:2003-2022
技术:影像
尺寸:1280 mm750 mm40mm×20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拍摄:意释文化
第五,艺术与文化身份
艺术不仅反映文化,还可以塑造和传播文化。
艺术作为文化桥梁:艺术可以跨越文化和语言障碍,连接不同的人们;
艺术在文化保存中的作用:艺术可以作为记录和传承文化记忆的手段。
第六,政策和法律的影响
政府和组织通过法律和政策影响文化保护和传承:
文化保规:针对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等领域的法规;
国际合作:多国政府和组织的合作可能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共享。
第七,个体与集体文化身份的交织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可能同时拥有多重文化身份:
身份的选择与构建:个人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期望之间寻找平衡和认同?
地方与全球的关系:如何理解和平衡地方文化和全球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第八,跨文化交流带来机遇和挑战
如何有效传播和解释不同文化?
跨文化沟通的难题:在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克服语言和文化理解的障碍?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焦兴涛《魂·韵》展览现场
年份:2022
技术:金属
尺寸:多尺寸
图片版权:©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拍摄:意释文化
在文献上,通过对于瓦尔堡的戏仿来实现中国古代绘画和全球的图像史的对话
Q
《美美与共——集》中的“集”有几层含义?为什么要借鉴20世纪德国艺术史家阿比·瓦尔堡的《记忆女神图集》(Mnemosyne Atlas)来作为展览架构的重要参照?
姜俊:我们主题的核心字“集”首先是collection——收藏。“集”的第一层含义,艺术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就是因为人的收集、收藏使得一些无用的东西可以获得它的某种审美价值,最后变成了艺术品。这一过程也正是美学现代性的诞生,即对于人造物有用性的扬弃,在无用性中开发其美学价值。
我们在这一部分中设置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它是浙江大学经过了十九年汇集的数字文献库,将散落在全球的中国古代绘画以数字的形式汇聚到一起。整个收集的过程变得很重要,它从中国艺术品的迁徙中展示了过去200年西方殖义所推动的全球化。此次我们在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中展示了“大系”的100个数字图像都是流落在海外的作品。
“集”的第二层含义:雅集就是把人给聚集起来。“集”字本身在甲骨文里面是木上的三只鸟,以表达众鸟群栖于同一树上。邀请的包括车建全、焦兴涛、邱振中、施慧、王绍强、汪正虹、朱金石在内的七位艺术家,这一个动作就相当于对中国传统雅集的引用。在雅集传统中,往往会聚集一批文艺友人来欣赏某位主人的收藏,然后针对收藏开始展开一系列的文艺活动。雅集过后也会产生一批新的艺术作品,所以说对于七位当代艺术家的邀请其实是雅集的部分。今天威尼斯双年展作为一个艺术盛会也是一次更大范围的雅集,4月开始全球热爱艺术的人都会云集于此。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邱振中《状态》系列作品展览现场
年份:2024
技术:钢筋龙骨、玻璃钢着色
尺寸:多尺寸
图片版权:©邱振中工作室
拍摄:邱昕
第三层含义的“集”,其实就变成了一个知识的汇集和编撰。我们使用了瓦尔堡的《记忆女神图集》作为参照,并按照原本的瓦尔堡图集来做的一个新的图集包含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七位参展艺术家和全球图像。瓦尔堡是潘诺夫斯基的老师,他也是图像学的创始人,他有一个瓦尔堡的图书馆。瓦尔堡的图集其实是摄影技术成熟后的产物,人们可以将图像文献并置,并形成图像之间跨历史和跨地域的交互。在他的图书馆里是按照书和书的关联性来进行排列的,因此每次按照新的兴趣他的书都会重新被排列,因为在每一次研究当中会创造一种新的关联性。瓦尔堡在1927年创造了我们在本次展览中引用的《记忆女神图集》,共有63块图板,63个排列。他希望在全球各种跨文化、跨历史和跨地域的图像背后,找出人类的共通性,即人类共通的“公式”,也就是说人类经历过几万年的生活,图像其实是对于生活中欢乐或者痛苦的、悲伤表达的记录。这个公式在无意识当中被跨历史、跨文化和跨地域地共同继承。因此他的图像中就既出现了文艺复兴,也出现了各个不同时期的人造图像,甚至把当时的广告图像也放在一起。
其实我们选择瓦尔堡,有一个点是因为瓦尔堡研究成为了最近的显学。比如2020年在柏林的世界文化宫(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就做过恢复瓦尔堡的63块板的一个展览《阿比·瓦尔堡:记忆女神图集——原作》(Aby Warburg: Bilderatlas Mnemosyne – Das Original)。去年在乌菲兹美术馆也举办了瓦尔堡的展览《视野屋。阿比·瓦尔堡,佛罗伦萨和图像实验室》(Rooms with a View. Aby Warburg, Florence and the Laboratory of Images)。
瓦尔堡的这个图集并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通过图像并置来形成的某种直观。我们其实是希望能形成这样的一个所谓文化的连接。在文献上我们通过对于瓦尔堡的戏仿来实现中国古代绘画和全球的图像史的对话;再就是中国的当代艺术,七位参展艺术家的创作和古代文献之间进行一个互动。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施慧《书非书》系列作品展览现场
年份:2021-2024
技术:宣纸、纸浆、棉线、木板
尺寸:多尺寸
图片版权:©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拍摄:意释文化
中国馆不仅展示了中国艺术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还展现了如何将这些传统元素转化到当代艺术的语境中,以此探讨和表达现代社会和文化现象
Q
本届威双,中国国家馆与其他国家馆在文化、艺术层面,有着什么样的关联性与独特性?
王小松:首先,就关联性来说,中国国家馆与其他国家馆共同探索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普遍主题,如文化身份、全球迁移、环境问题和技术影响等。这些都是当代艺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体现了不同国家在面对全球挑战时的共同关切和响应。此外,艺术的普遍语言——无论是视觉艺术的表达还是跨文化的对话——都为不同国家间的艺术馆建立了联系,使得各馆之间在表达形式和探讨主题上存在着相互的影响和启发。
在独特性方面,中国国家馆特别强调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结合。通过主题《美美与共——集》,中国馆不仅展示了中国艺术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还展现了如何将这些传统元素转化到当代艺术的语境中,以此探讨和表达现代社会和文化现象。这种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表达方式结合的尝试,是中国国家馆的一个显著特点,它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也体现了中国在全球艺术舞台上的创新和开放态度。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王绍强《淬厉新之》展览现场
年份:2024
技术:纸本水墨
尺寸:400 mm*400mm×105
图片版权:©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拍摄:意释文化
王绍强《淬厉新之》(局部)
通过多元图像的并置,将中国历代绘画和当代艺术作品联系起来,也同时呼应了全球图像史,形成了中、外和古、今的双向联动
Q
“集”和“传”两大版块的设置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考和理念?
王小松:这次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基于“美美与共”的主题,分为“集”和“传”两大版块。其中,“集”是基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图像文献展,“传”是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联展。
“集”版块展出收藏于海外的100件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数字文献档案,这些作品均入编“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该项目历时18年,共收录了12405件/套中国古代绘画珍品,其中有3000余件/套分藏于中国以外的文博机构,占收录总作品量的1/4。本次展览中甄选100件“大系”收录的海外藏绘画,如唐·韩干《照夜白图》、五代·董源《溪岸图》、宋·郭熙《树色平远图》、元·倪瓒《虞山林壑图》、明·董其昌《江山秋霁图》、清·吴历《墨井草堂消夏图》等,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挖掘其背后的流传历程,以图证史。
“传”版块邀请了7位当代艺术家,以回应“大系”的方式创作7件艺术作品,并参考瓦尔堡《记忆女神图集》中图像文献学的方式,用图像文献的展示墙将中国大系图像和当代艺术作品联系起来,也同时呼应了全球图像史,形成了中、外和古、今的双向联动。其中,朱金石从建筑、车建全从山水、焦兴涛从人物、汪正虹从花鸟、王绍强从笔法、施慧从书法、邱振中从造园,这7个中国传统绘画的角度分别切入进行创作。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汪正虹《百鸟图迹》展览现场
年份:2023
技术:金属、玉石、木头
尺寸:多尺寸
行为表演:©马一奥
图片版权:©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拍摄:意释文化
汪正虹《百鸟图迹》
年份:2023
技术:金属、玉石、木头
尺寸:多尺寸
行为表演:©马一奥
图片版权:©艺术家本人
回应传统,兼具当代
Q
以《美美与共——集》为主题,选择参展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
姜俊:回应传统,兼具当代,在创作上成序列型的艺术家。
王小松:首先,虽然这些艺术家在表现形式和媒介上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但他们的作品几乎都在围绕几个共同的核心主题进行深入探索,包括时间与空间的延展性、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文化与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变革对个体和集体的影响。
这些主题不仅体现了艺术家对当前全球和本土问题的敏感性,也反映了他们试图通过艺术表达对这些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其次,多位艺术家在作品中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当代手法重新诠释。无论是将传统形象以现代艺术的语言转译,还是对古典题材进行当代的重新处理,都体现他们在创新中寻求文化的连续性与当代性。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朱金石《宣纸塔》展览现场
年份:2024
技术:防火宣纸、钢管、棉线、竹竿、LED灯带
尺寸:8500–8700 mm*3500mm
图片版权:©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团队
拍摄:意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