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萧萧 山野寂寂 王问的雪景山水

王问(1497-1576),字子裕,号仲山,江苏无锡人。从其祖始,以孝传家,四代皆为孝子。他善诗文、书画,所绘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书法以行草见长,著有《仲山诗选》八卷及《初筑集》。《明史》记载:“ 王问(1497-1576),字子裕,号仲山,江苏无锡人。从其祖始,以孝传家,四代皆为孝子。他善诗文、书画,所绘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书法以行草见长,著有《仲山诗选》八卷及《初筑集》。《明史》记载:“其(邵宝)门人,同邑王问,字子裕,以学行称。嘉靖十七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监徐州仓,减羡耗十二三。以父老,乞便养,改南京职方,迁车驾郎中、广东佥事。行未半道,乞养归。父卒,遂不复仕。筑室湖上,读书三十年,不履城市,数被荐不起。工诗文书画,清修雅尚,士大夫皆慕之。卒年八十,门人私谥曰‘文静先生’。”另外,从《悠然安于考槃——王问传》中可知,王问多才多艺,对蹴鞠、茶艺乃至琴道、禅理、玄学都有所涉猎,不过这些才艺都被隐没于其诗、书、画的盛名之下了。 现藏于苏州博物馆的王问《雪景山水》(见下图)为绢本墨笔,内纵187.4厘米、横95厘米,外纵285厘米、横119厘米。在此作中,画家描绘了下雪天枯木苍然、溪水曲流的山景。傍水的两间茅屋以工细的淡墨线条绘写而出,其中一间内有文士背窗读书。屋后壑岩间有流泉飞泻,石径处隐藏梵宇古塔。溪畔一舟泊于岸边,内有一文士正在欣赏雪景,为画面带来诗情画意的氛围。王问曾闭门读书几十年,此画或许就是他本人雪天攻读时的情景写照。 王问的《雪景山水》的基本架构由一条明显的动势构成。画中山石、树木沿右下角向上蜿蜒推进,左侧则安排了房屋、舟船等横向的景物进行平衡。这属于明代“浙派”绘画的典型构图。同时,画家在主峰左右各添加了流瀑和陡峭的山路,从而增加了画面的纵向感。画面的动势随着浓笔苔藓在山脊上跳跃,并最终随后方的山峰直达顶点。画家以粗放的笔墨描写冬景,目的是表现出冬天树木的短硬僵直和岩石轮廓的沉稳。山石用枯笔皴擦,显得刚劲有力。苔藓虽以密集的浓墨绘出,但既明净又秀丽。在表现大雪压枯枝的部分时,画家用类似“颤巍巍”的手法重复描画枝条,其远观时富有立体感,细看时则有类似重影的眩晕感,恍若阳光洒在树枝积雪上的反光。画家的笔触纷繁而潦草,且不断地呈现出各种角度的转折变换,以尽量营造画面的动感。近景处,画家以浓墨绘参差的松树和杂树。他先勾勒出树干的轮廓,再以细密的点线表现树皮的面貌和质感。松树和杂树的树干纵横交错,用笔浑厚苍健,笔墨轻重、浓淡的对比与衬托都恰到好处。除此之外,从画中由干笔形成的粗糙、立体的皴法中,略能看出笔触扫过画面的触感。而少渲染多墨点的表现方式也是元末以来山水画的主要特色。从每一笔触到大块面的造型来看,此作几乎没有不当之处。 王问的书画作品存世较少但面目较多。他的师承难辨,其现存的山水作品也风格各异。《明文别纪》记载:“王问作丹青,变云林、子久体,别具神巧。”这是文献中关于王问师承仅有的描述。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王问《联舟渡湖图》构图简远,以淡墨皴擦而成,丛树多用平点,具有较为典型的元代黄公望笔法特征。而现藏于无锡博物院的王问《孤屿鼓棹图》则笔墨苍劲,构图奇险,山石以湿笔作大斧劈皴及晕染,无干笔细皴,显得酣畅淋漓。这种墨法是学南宋夏珪的带水斧劈皴。但王问更多的作品则又表现出模棱两可的面貌,很难判断具体师承。如《中国名画宝鉴》所刊载的王问山水轴,构图明显学自元代王蒙,但点苔与皴法却为细笔淡墨,又似北宋风格。而《中国绘画史图录》所刊载的王问山水轴,整体构图和树木画法都接近吴门画派,但山石皴法又表现出浙派的细节特征。王问学南宋画法较多,作品中常表现出一些浙派的特点,但绝无浙派用笔之习气,故不能将其作品归属于浙派。他学元人时,也往往有自己的理解。如他学黄公望,却仍保留自己善用湿晕的特征,湿笔淡墨也将黄子久干笔皴擦所产生的神韵展现得惟妙惟肖。总体来说,王问的山水画宗唐宋青绿山水,尤重南宋马远、夏珪、李唐、刘松年等人画法,得潇洒雄健之韵。他的后期作品则以水墨为主,笔墨学元人黄公望、王蒙为多。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