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博物院中,藏传佛教的艺术杰作如同智者一般,以泥土为生命的材料——陶器制作原料,讲述着古老文明的故事。它们中的释迦牟尼佛坐像,以其6-7世纪斯瓦特黄铜材质和307.5厘米高的身躯,为观赏者展现出一位慈悲与智慧并存的大师。面部上镀以泥金,蓝色发髻显得庄严而神秘,而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握衣角,则体现了佛陀对世间苦难的关怀与慈悲。
仰覆莲座上的椭圆形设计,与头部上涂抹的色彩相互辉映,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远古时期人们对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精神追求。此像附有乾隆五十三年收进的事实证明,它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见证。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思惟观音菩萨坐像,这是一件8-9世纪克什米尔黄铜制成、高357.5厘米之巨作。这尊雕塑以扇形高发髻和三绺垂于头后的发辫为特色,同时右腿盘曲、左腿下伸,上身略前倾,展现了一位深思熟虑且内心平静的大师。在双狮方座下加单层莲花托和宽厚的长方底,上刻着梵文题记,无疑增添了这尊雕塑更多历史文化价值。
自在观音菩萨坐像是东北印度9世纪作品,以其轻松典雅的情趣吸引人眼光。圆形背光外沿呈火焰状,内匝刻一圈金刚杵,不仅显示了工艺精湛,也隐约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俗的情境。而背光后凸起的圆印章标志虽然模糊不可辨识,但却让人感到它所承载的是无尽知识和智慧。
金刚手菩萨立像则来自于8-9世纪尼泊尔红铜鎏金制成,有687.5厘米高。这尊雕塑以端庄微笑之脸孔、华丽宝冠及自然优雅之姿态,使我们仿佛能听到她即将开口的话语。而她的三折扭姿态弯曲自然,更是不经意间展现出一种内心坚定不移的心灵状态。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地藏王菩萨龛像,这是一件9世纪尼泊尔红铜鎏金制成,有350毫米高。尽管圆形背光只残留下半部,但依然能够感受到这位守护众生的慈爱以及对善恶有知,并因此安置在莲花座上的伟大存在。此龛旁边还有一段由乾隆至咸丰两代皇帝亲自供奉的事迹书写,让我们更加珍视这些作为文化遗产被保护并传承下去的人类瑰宝。
持世菩萨坐像是11-12世纪尼泊尔红铜泥金制成,有437.5毫米高。她原本是印度教财富女神,被佛教吸收成为黄财神之妻,是祈求财富繁荣的一种象征。她六臂分别持宝瓶、谷穗、梵箧及珠宝,每一只手都散发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情景。而她的身材苗条丰乳细腰,更使得这尊雕塑成为一个完美结合美丽与禅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