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的藏传佛教造像中,有一系列精美的艺术品,展现了不同朝代和地区的工艺水平。以下是几件典型作品:
首先,我们来欣赏释迦牟尼佛坐像,这件6-7世纪的斯瓦特黄铜造像高307.5厘米,面部泥金、蓝色发髻,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握衣角,体现出晚期犍陀罗佛教艺术遗风。仰覆莲座上的椭圆形设计显得肥大而深束腰。此外,此像头部的色彩可能是在流传过程中涂饰而成,可以通过修功德来增添价值。附有乾隆五十三年收进的黄条证实此像是1788年由进贡来的。
接下来,是思惟观音菩萨坐像,该作品8-9世纪克什米尔黄铜制成,上身略前倾,右臂自然弯曲支在右腿上,右手食指伸向面颊呈思惟状。双狮方座下加单层莲花托和宽厚长方底,其中刻有梵文题记。
自在观音菩萨坐像是东北印度9世纪时期制作的一件重要作品,以其轻松典雅的姿态著称。她坐在圆形背光之上,从侧面看去呈火焰状,而内匝刻有一圈金刚杵。在她的背后是一张凸起的小圆印章标志,上面隐约可见梵文字形,但已模糊不清。这件作品曾于乾隆四十七年被收进故宫,并附有一份残断的手写记录。
金刚手菩萨立像则来自于8-9世纪尼泊尔,其鎏金红铜制成,全身比例适度且修长,她左手紧握金刚杵,而右手轻捏圆果。在这幅画作中,她头戴三叶宝冠,与头部连铸为一体,同时展示了含蓄优雅的一种三折扭姿态。
最后,还有地藏王菩萨龛像,它是尼泊尔9世纪时期制作的一件精美之作。这尊塑像是以仰覆莲座为基础,上身袒露着装饰丰富的地藏王菩萨。他戴着项链、臂钏和手镯,在他的胸前垂挂着圣线。他被供奉于一个外罩镀金佛龛内,由乾隆皇帝亲自供奉,并附有一份详细记录说明了它如何成为咸丰皇帝心中的至宝。
持世菩萨坐像是11-12世纪尼泊尔红铜泥金制成,一共六臂,每只都分持宝瓶、谷穗、梵箧或珠宝。她头戴华丽宝冠,用以装饰红蓝宝石。一头六臂她展现了一副清秀俊美的人物轮廓,同时保持苗条身体和丰乳细腰。她坐在仰覆莲座上,但台座和背光已经丢失掉了。这位财神女神能给予人带来丰收与财富,是许多信徒所追求的一种力量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