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餐具生产基地的守护者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造像的精华

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的藏传佛教造像中,有几件精品值得一提。首先是释迦牟尼佛坐像,创作于6-7世纪的斯瓦特黄铜制作,高307.5厘米。这座佛像展现了释迦牟尼面部泥金装饰、蓝色发髻和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握衣角的典型姿态。身躯魁伟,圆领通肩袈裟,一角披于左肩后,衣纹写实,质感厚重,可见晚期犍陀罗佛教艺术遗风。

其次是思惟观音菩萨坐像,该作品约为8-9世纪克什米尔黄铜制成,高357.5厘米。观音面相秀美,扇形高发髻,发辫梳成三绺垂于头后。右腿盘曲,上身略前倾,以自然而舒展的姿势呈现出深邃的情感。

再有自在观音菩萨坐像,这件作品则可追溯到9世纪东北印度黄铜制作,其高度为412.5厘米。观音以轻松典雅的姿态坐在圆形背光之上,她的手轻扶台面,将莲花枝轻捏,无不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

此外,还有金刚手菩萨立像,该作品约为8-9世纪尼泊尔红铜鎏金制成,其高度达到了687.5厘米。这位菩萨面相端庄微带笑意,全身修长比例适度,以三折扭姿态展示着她的威严与优雅。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地藏王菩萨龛像,该作品也来自9世纪尼泊尔红铜鎏金制作,它高350厘米。这尊龛像是地藏王菩萨头戴三叶宝冠,用双手分别施无畏印和握摩尼宝、麦穗。而持世菩萨坐像是11-12世纪尼泊尔红铜泥金制成,其高度达到437.5厘米。这位持六臂的财神女神,在众多宝物中分持各种财富象征品物,为人所景仰。

这些精致绝伦的地藏宗喀巴时代造化杰作,不仅体现了当时工艺技术的卓越,也反映了人们对精神世界追求的一种特殊方式。在故宫博物院,这些珍贵之作共同构成了一个历史文化的大师画卷,让我们从它们身上窥探过去文明留下的足迹,并寻找现代心灵中的答案。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