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弥勒佛作者的梅题材系列作品仿佛生活本身在诉说着无声的诗篇

冰霜铸就,梅花独自绽放。江山暮色中,一片春意初露头韵。我对“梅”情有独钟,它的坚韧枝干、细腻花瓣和清新香气,无一不让我心醉。于是,我试图以一种方式把这份感觉和对“梅”的理解融入作品之中,这就是《喜悦》系列紫砂壶的诞生。

红色的壶身圆润精巧,紫色的把、流、钮则是由小段梅枝雕琢而成,点缀着绿色的梅花,这些都反映了我当时的心情。但我感到意犹未尽,便酝酿再创作,《寻觅》系列便在此之后诞生。这次壶身采用了一根老树桩的造型,那上面纹理错综复杂,有着风霜洗礼多年的痕迹,但在它枯槁的地方,却有一支新枝探出头来。这正是我心中的梅精气所在,也是我的感动之处,是我要表达的一种美——生命与希望的美。

每当闲暇时分端详此壶,我既欣慰又有些遗憾,因为似乎还有许多话未能说出,还有一些事物没有完全传达出去,让我寝食难安。因此,我决定继续创作,以更好地表达我的内心世界:《傲霜斗雪》的作品主题已经明确下定了,就剩下如何运用工艺手法去体现这份傲骨。

壶身依旧采用老树桩,但加大了规模,以显其刚劲;壶盖上悬挂着一小截鲜活的梅枝,其中间点缀着朵朵即将开花的小蕾,这样的构思既展现了老枝新蕊的交替,又充满了趣味。而弯曲拱起的枝干同时作为壶钮,不仅美观且实用。一条枯萎的手臂仿佛无声地吐露出甘甜如泉水一般纯净的情感。此外,设计 壶把也颇费周折,不是一般协调也不符合题材,最终却突然想到了“提梁相呼”的提梁式装饰,对这个灵感深受启发,而这样的设计使得整个作品更加完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最后,将千疮百孔、纤细分岔的古树经过特殊艺术技艺处理,用紫砂制成了提梁型把,把上的每一根细节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在生命力几乎耗尽于老枝的一瞬间,却又悄然长出了新的芽尖伸向壶身上,并开始绽放,为整个作品增添了一抹生机。这种提梁型把造型恰恰突出了那股坚韧不拔之精神,如同画龙点睛一般完美。在品味整个作品时,可以清楚看到那冷冽但有力的粗糙与那柔软却充满活力的嫩芽之间形成共鸣,以及它们共同营造出的优雅与力量。

最终,在这些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也结束了一段关于“梅”的故事。那段经历让人深刻体会到,即使是在寻常日子里,只要有一个不同的元素出现,比如那个简单而又特别的窗前月亮,那么一切都会变得不同。当我们沉浸于普通生活时,与众不同的角落或许才是最珍贵的事物。我通过创作以“梅”为主题系列作品走过的心路历程,将我的理解融入其中,并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和目标的一种追求,从而完成了自己心中的一个关于“梅”的情结。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