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名为“中国书画之乡”,其文化土壤肥沃,以孕育众多杰出的书画家而闻名。如今,闾山的画家们以信心满怀,每日勤勉创作,书法绘画事业蓬勃兴旺。常年从事创作者已达600余人,其中国家和外省市工作的北镇籍书画家有200余人。北镇书画已成为文化现象,其美在于悠久历史与当代人的努力相结合。
在古老月光下,北镇的艺术风起云涌。当代艺术中的“墨香四溢”,正是指这种独特的情感与技艺融合。在这里,辽代东丹王耶律倍、国妃萧氏,以及清代傅雯、年希尧等大师留下了宝贵遗产。今天,这片土地上生长着一群专业化且文人化的画家,他们用笔墨传递情感,将生活气息渗透到作品中。
他们不仅继承了传统文人画,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作品意境清新、笔墨凝练,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与朴实的情感。最令人赞叹的是,这些作品中洋溢着纯正的乡土气息和率真的北方情趣。
著名美术大师张仃曾说:“北镇的画家们技法专业,在修养上文人化,他们通过笔墨表达自己深刻的情感,让作品活起来。”他认为三点原因促成了闾山地区如此繁荣:首先,是医巫闾山那丰富的自然资源;其次,是明确且坦白真诚的绘画观念;再次,是优美环境和深厚文化积淀造就了一批勤奋致远的人才。
“五七”时期,一批专家教授被送到这里劳动改造,为当地爱好者提供了难得机会。此后,不少学子不惜跋涉几十里,与这些专家学习,从而打动了那些知识分子的心。这股热潮至今仍未熄灭,被中央美术学院的大师朱乃正、华君武等所肯定,并影响到了整个国民教育体系。
随着时间推移,“中国书写之乡”的盛誉不断增添。在80年代宗华先生带领下,一批矢志追求的人才开始崭露头角,他们参加省展并获得成功,使得辽宁省将北镇命名为“辽宁省群众中国画活动基地”。1991年更是正式宣布它为“中国书写之乡”。
自此以后,国画像廊接连不断,如1992年的首次进京展览,也有作品被收藏入博物馆。此后,无数电视台来访拍摄这块土地上的故事。而2019年12月,由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序言,《中国书写之乡——北镇美术作品集》见诸出版,为这一地域树立标准代表作。而为了庆祝国庆60周年,还特别出版《美术书法选》,让世界更多看到这一片土地上的奇葩艺术品种。
如今,在齐洪明董事长的大力支持下,大朝阳山城酒店成为了一个新的平台,而龙岗子闾山继续作为老干部们创作基地,让这个地方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在这里,你可以找到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沃土,那里的每一幅图像,都承载着对传统的一份敬畏,对现代的一份探索,对未来的一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