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闻早报:北镇书画之乡的艺术奇迹背后,物是人非
北镇,这个被文化部誉为“中国书画之乡”的地方,在它肥沃的文化土壤上孕育了一大批名满天下的书画家。如今,闾山的画家们更加自信,每天一亮鸡鸣起舞,一晚挥毫泼墨,书法绘画创作欣欣向荣。他们中有600多名常年从事创作人员,有200多人在国家和外省市工作,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
北镇的书画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也是北镇与锦州之间的一道瑰丽神秘的文化风景线。
■ 北镇书画在远古月光下风生水起
北镇之所以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不仅仅是当代人的努力,更有悠久历史渊源。在这里,医巫闾山自古以来就是八方来学艺的地方。一些绘画名流纷纷慕名前来。这不仅包括辽代东丹王耶律倍、国妃萧氏,还有清代傅雯、年希尧、王恩隆、王郁周等,他们都是绘畫界的大师。
这些大师都曾在闾山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其中尤以辽太子东丹王耶律倍最为著名,他曾于闾山绝顶筑学堂习文绘图,并将其作品《射骑》等中国画收入宋秘府,现在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今天,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群规模庞大的书法绘画群体,他们被这片土地上的自然所吸引,将生活气息融入到每一笔每一划中。他们既传承了传统文人派,又不断创新,使得作品意境清新而又深邃,充满了浓郁的地理气息和率真的情感。
最令人惊叹的是,这些作品中洋溢着纯正朴厚的乡土气息和浓烈率真的北国情趣。这一切,都成为了现代人们对这个地方独特魅力的再次确认。
■ “”时期,这里聚集国内顶尖级艺术家
在“”时期,一批鲁迅美术学院专家教授因政治原因被送往这里“劳动改造”。对于那些热爱艺术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一群本地国畫学生不畏艰险,从数十里外跋涉而来,不断地去拜访学习。这群土生土长的人诚心求知并坚持不懈,最终赢得了那些专家的尊重。此后,他们仍然念念不忘这个小县城里的艺术圈子。中央美术学院朱乃正、中国美术家协会华君武等先后莅临此地,为此地的事业增添了一抹色彩。
■ 北镇已成为新时期创新的沃野
现在,看看这个地方,它已经成为了新时代中的一个创新的沃野。在这里,无论是油漆还是纸张,都能够见证着一次次激动人心的情感表达和精神追求。不只是因为它们所展现出的技巧,而更是在其中透露出的生命力,让你仿佛能够听到那背后的故事,那份对生命意义深刻理解的心灵碰撞。
如果你走进这片土地,你会发现,就连农民也能用自己的手触摸到那份高雅,即便是在田间边缘,用泥巴涂抹出简单却真挚的情感。而这些情感,便是我们共同人类永恒的话语——关于生活,对未来,对希望的一种诉说。如果说有一种东西让我们感到温暖,那一定是一幅幅描绘出这种温度与感觉的小小布面,或许只是一笔,但那就是整个世界最丰富的情感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