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石,一个谦和、低调的艺术家,在他96岁高龄时,因病医治无效于4月22日在北京辞世。他的孙子白山回忆,尽管他已经90多岁了,但身体一直还可以,“这次是一场肺炎导致他病情危重,毕竟年岁大了”。遗体告别式将于4月26日上午10点30分在八宝山殡仪馆东厅举行。
白雪石一生对家人非常好,他的长子白启哲也是一个著名的山水画家,在继承了父亲“白派山水”创作风格的基础上,也有着自己的创新。中国山水画研究院院长、白雪石学生陈克永认为,白雪石是一位朴厚、不张扬的老艺术家,是没有官职但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默默耕耘了一辈子,德艺双馨。
陈克永介绍,白雪石曾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绘制巨幅国画数十幅,“他的画作雅俗共赏,他笔下的祖国河山透着清秀的美,享有很高声誉。”收藏家郭庆祥1993年与白雪石相识,在郭庆祥看来,白雪石是创作题材传统、生活朴实的好画家。“他笔下的青绿山水可以说是他心灵真实写照,他在画作中融入了对祖国美好河山真诚赞美,以及他的真情实感,有诗意。”
近年来,由于其作品在市场上的价值不断攀升,但是假冒伪劣产品也越发普遍,因此购买者需格外留心。作为1915年的北京市民家庭出身,从赵梦朱和梁树年的门下学艺,以没骨花鸟和传统功力深厚地学习过森林中的动物和自然景观之后,一生擅长以桂林为主题进行创作并代表其绘图风格,被称之为“黑色派”。他的作品清新俊逸且具有多样的特质,其中包括《早春》、《黄梅松》、《漓江流淌千峰秀丽》的代表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