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百科之御窑又将焕发什么样的艺术光彩

[日期:2010-04-02]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提供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御窑,亦称官窑,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家瓷厂”。自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设立“浮梁磁局”至1911年清朝覆亡,景德镇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瓷厂所在地。中国封建社会的官窑制度在这里延续了632年,使得江西景德镇成为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官办瓷厂。景德镇地下也因此存有大量因禁绝流入民间而被就地掩埋的古碎瓷,这些遗址成为了中国目前品类最完整、年代最可靠、信息最丰富的官窑遗址和“地下瓸都”。

(官方简介)御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一种专门用于烧制宫廷和官府用途的高级陶器生产设施。这种官方管理下的陶器生产始于宋代,可以分为北宋时期和南宋时期。

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后,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荣获此殊荣,为该市千年庆典贡献了一份极为珍贵且难以估量价值的地质证据。这一成果不仅是对我省考古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

每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都会吸引来自全行业各界人士参与投票,以确保评选结果的公正性。此次评选中,还包括了辽宁牛河梁遗址、中原地区郑州大师古姑夏代城址等多个考古发掘地点,它们共同见证了中华文明悠久而复杂的人文历史。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办公室省文物考 古研究所以及景德镇市博物馆联合主持了这一重要项目。这次对御窑进行的大型发掘工作,不仅开启了一扇通往过去宝库的大门,而且还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深度。在这些发掘出的早期明代及中晚期陶器中,有一些设计独特或技术上具有创新性的作品,其价值远超常规收藏品,是现代学者研究史料真实性和分析文化发展趋势不可或缺之物。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