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繁荣,德化陶瓷成为了连接东方与西方的重要文化桥梁。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品,德化瓷以其美观且实用的日用生活器皿深受市场欢迎。考古学家们在宋元时期的德化窑址发现了多处烧窑遗迹,如碗坪窑和屈斗宫窑,这些遗迹展示了当时高超的烧窑技术。
早期的德化陶瓷工艺已经发展到了较高水平,以碗砰仑窑为代表,其制瓷技术采用了轮制、模印和胎接成型等先进工艺。此外,龙窑则以生产青白色釉质器件而闻名,它们包括各种碗、盘、杯、碟、瓶罐壶粉盒洗花瓶等日用品。这些产品不仅造型精致,而且圆足宽矮规整,胎质细腻致密坚硬,有着滋润光泽感,并且有时会带有一抹淡淡的青绿色调。
北宋期间,更是推出了大口碗执壶粉盒撇口碗等新款式产品,这些作品体现出当时陶瓷艺术的一种转变,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德化陶瓷博物馆所藏宋代作品,不仅展现了一段历史,也让我们对那时候的人文关怀和艺术追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