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无派各领中国艺术协会官网探秘名家艺术与市场行情的人物故事

海上画派简称“海派”,是近代中国画坛上崛起的一个风格流派。它代表了一批力图摆脱旧格、冲破传统蕃篱的海上画人,借鉴吸收外来的艺术,标新立异,开拓了海派新画风。

海上画派诞生于19世纪中后叶。那时,上海即是西方殖民者渗透中国的桥头堡,又是中西方文明的交融点。鸦片战争后,由于“五口通商”,上海成为国内最大的通商口岸,人称“十里洋场”。于是,全国各地画坛高手纷纷云集沪上,画家之多为全国之冠。这些画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大胆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破格创新,流派自由,并形成了一股艺术潮流。

先驱性代表人物为“一赵”(赵之谦)、“二熊”(朱熊、张熊)、“三任”(任熊、任薰、任伯年)、“四大家”(任伯年、蒲作英、虚谷、吴昌硕),还有胡公寿、吴友如、吴庆云、黄宾虹、钱慧安等。这100多年来,“海派无派”的特点依然显著:没有固定的风格但有各自鲜明的个性,如程十发所说:“我自己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名家’。”

海达绘事阵容庞大,其实力雄厚。在19世纪沪上已成立了不少研究中国传统书法美术团体,如萍花书畫会和飞丹阁书畫会。在20世纪初期,一大批美术团体应运而生。1929年郑午昌等发起组织蜜蜂画社,而翌年由黄宾虹等倡议成立中国女子书写会。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组织,如上海新中国油彩研究会和上海油彩学会,这些都展示了其包容性的强度。

市场上的表现也非常引人注目,从老一辈如赵之谦、“二熊”、“三任”、“四大家”的作品到现代名家的作品,无不在拍卖市场展现出极高的人气与价格水平。在90年代尤其如此,那时拍卖行开始频繁举办重要拍卖活动,使得很多海派名家的作品走红全球市场,并创造了诸多佳绩,如赵之谦《花卉四屏条》被售至352万港元,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不仅证明了它们在当代仍具有很高的价值,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了这段历史上的巨匠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