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每个部分都像是小小的艺术家,共同编织出一个温馨的小宇宙。它们在泥色多变、造型多样的世界中,遵循着古人的传统规律,如“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紫砂艺人通过两种主要方法来处理这些比例关系及形式变化:一种是重复的方法,在统一中求变化;另一种是对比的方法,在变化中求统一。
重复的手法通过大小不同的同类体形或长短不一的同类线条来设计造型,如掇球壶和上双线竹古壶。这些设计既保持了整体的一致性,又充满了变化与趣味。
对比的手法则利用线条的曲直、长短、体形的大小、壶面的宽窄以及空间虚实等手段,使得紫砂壶造型更加丰富生动。这包括秦汉壶那种以曲线构成壶体而配以直形壶嘴,以及提梁壶利用空间虚实对比增强造型效果。
附件如口盖、底、足、嘴和把,其处理也各有特点。一方面,口盖可以嵌入或压盖,以达到“准缝无纸发之隙”;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截盖方式,如梨式壶或茄段壶,这种简练而完整的地理感技术要求较高。
另一方面,嘴和子的处理需要考虑到水流曲线和气孔大小,以确保注茶时空气能够及时进入内侧。此外,还有端把横把提梁三种形式,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人群需求,有些还会使用金属或竹藤做成活络提梁,以增加装饰性。
最后,一捺底加底钉足三种底足形式也是紫砂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器具稳定性的美观程度。因此,要处理好每一个细节,使得这件作品既能满足实用功能,又能展现出独特的情趣,是紫砂艺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