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风拂过天津美术学院的校园,带来了新希望与新的开始。正是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我们迎来了2021届公共艺术专业毕业展览的盛宴。这次展览,不仅是对过去四年的回顾,也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期待。
李迅院长在致辞中提到了“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的重要性,他强调了公共艺术对于社会生活的意义,以及它如何通过不同的形式和媒介来探索和表达。景育民专家寄语中则提到,“生命、生态、生活的社会剧场”,他赞扬了学生们作品中的多样性和实验性,并认为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才华,也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的思考。
34位公共艺术专业同学们共同创作了一场视觉盛宴,他们用自己的作品讲述了关于青春、成长、传统文化保护以及环保等主题。从《唤醒文字力量》叶昭利的一幅报纸雕塑,用现代技术投射影像,让文字空间化;到《家》卢咏欣的一座门景观,通过门窗看到一家的温馨画面,感受中国几十年的变化;再到《融化》罗方沐亨冰川泡沫板装置,引发人们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张诗嘉以塑料制成的人类晚餐触动人心,让我们意识到人类活动给地球带来的影响。而韦一嘉则用南音的声音亭,将闽南唐宋音乐带入现代,让人沉浸其中思考传统文化价值。洛明泽设计了一张购物单据堆叠形成的人形雕塑,以此反思消费主义时代下我们所追求的是不是真正幸福。而杨蓉则以树脂材质制作出十二生肖造型,对甲骨文进行立体处理,以此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王维一的小屋装置,则是一种梦境般的存在,它让我们回忆起童年时期幻想中的世界,为我们的内心提供一个安全而温暖的地方。在这样的展览中,每一个作品都是作者精神物化空间呈现,也是他们在关注命题同时研究表现力的见证。此外,这些作品还强调了公共性的审美特征,是当代公共艺术跨界思维与疆界破冰青春诗篇。
最后,我们要向辛勤工作且富有创意导师致敬,以及为学子的每一步成长点赞!龚立君院长的话语激励着每个人的前程似锦,同时也为我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都能将这份热情和智慧继续播撒于社会大地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