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文远竹 通讯员沈平)今年5月中旬,“陶都风”宜兴陶瓷艺术展在深圳举行,展开的当日,记者见到了当代紫砂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谈及他刚出版的《宜兴紫砂传统工艺》,这本书记录了从起源至1957年的紫砂工艺史。这段时期标志着传统与现代技术之间的转变,徐秀棠以一名历史见证者的身份,用文字和图片详尽地还原了过去。
作为今日紫砂界最注重文化传承的大师之一,徐秀棠深知紫砂工艺不仅仅是技巧,更需要将技法融入文学和审美之中。他致力于将术业精进到道理上去,这让他的作品在雕塑、壶艺、陶刻等领域都有所建树,并且带着使命感,他致力于保存并发展这个古老文化。
相比那些早已失传的制玉高手陆子冈或制砚高手顾二娘,如今民间艺术家们所具备的是多元化和复合才华,不仅增强了国人的对工艺品的认识,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资料。此书不仅让读者能更真实地了解1957年前的紫砂制作过程,还对理论研究做出了新的贡献。
其中提出了关于主流的一些独特观点,比如把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作为基础,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对于器型也有独到的看法。他首次用画笔来描绘每个环节,以透视法展示整个创作过程,从而还原了“前世今生”,这是对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补充。
凭借记忆力和修史者的眼光,徐秀棠聚焦于那些影响深远但已经消失的人物,将他们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故事再现,让这些人物焕发新生。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汪寅仙评价说:“他的著作严谨客观,把真正发生的事实反映出来,为我们填补了一段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