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不是珠山八友国画对绘瓷的提携而是陶瓷产品介绍吗

王琦的粉彩太白醉酒瓷板,展现了瓷器发展对瓷画进步的巨大推动。从烧制陶瓷瓶、盘、碗、缸到版块,这是一个精湛工艺美术创作过程,其中,艺术家们在陶器上绘制作品,是这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国陶瓷历史中,制作器物一直是主导,而在这些器物上进行绘画,则被视为辅助角色。即便是在绘制陶瓷时,也更侧重于技术问题,如胎釉配合、釉下彩与釉上彩之间的关系,以及没骨技法和阴阳色彩表现等等,更强调着工艺上的先行性,对于器形胎釉的考究极其严谨。

自明清至“洪宪窑”的御窑停烧后,一些工匠仍然坚持实用传统技艺,但绘师们则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流落民间的绘师利用往日御制时代学到的粉彩珐琅技巧,不断创新自我。他们首先成立了“月圆会”,随后宣扬“珠山八友”的名号;其中包括了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和刘雨亭。这群来自江西和安徽的地方艺术家,以自己的作品,为传统山水花鸟人物画风格带来了新的活力,并且提升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内涵。

从艺术角度来看,“珠山八友”虽然只是二线水平,但正因为它们是被置于陶器之上的作品,在技法上有别于宣纸上的作画,而且空间意识也不同于平常作画,因此它们在收藏界备受青睐——不仅仅是为了作品本身,而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特殊的地位,即使像董其昌或王石谷这样的大家,也可能无法超越“珠山八友”在陶瓷收藏史中的独特价值。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