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明代天启、崇祯时期,景德镇陶瓷事业经历了一个转折点。那是一个朝局动荡、国力衰微的时代,官窑生产受限,使得带有帝王年号款的官窑瓷器变得罕见。然而,这一背景却为民间陶瓷工业打开了大门。民窑规模迅速扩张,技术日益精进,一时间仍旧保持着对外贸易的活力。据T·澳尔克在其著作《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中记载,从1602年至1682年这段明末清初的80年里,只有荷兰人就运送出了超过1600万件中国瓷器。这批货物不仅销往本土,还远销欧洲各国和美国,那些收藏家们对于这一时期青花瓷器尤其垂涎三尺。此外,也有一些釉上红、绿、黑三彩技艺精湛的作品,它们仿佛是跨越了海洋,将中国美学传递到了亚非欧美各地,每一片土地都留下了它那独特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