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最佳产地,首先需要追溯其历史源起。
宜兴,古称“阳羡”,是紫砂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传说中,一位名叫始陶异僧的人物,在当地发现了独特的地质土壤——七水硫酸亚铁,这种特殊的材料后来被用于制作紫砂壶,使得宜兴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紫砂生产中心。
在贫困的年代里,当地人民因食物短缺而饥饿不已,而始陶异僧却没有请求施舍,他高声呼喊:“卖富贵土! 卖富贵土!”村民们好奇围观,但并未理解他的真正意图。直到他提出:“贵不欲买,买富如何?”人们才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智慧和创新的故事,也反映出宜兴人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一种精神。在那个时代,由于环境与自然条件的独特性,人们开始用这种特殊的地面泥土烧制陶器,并且偶然间发现了这类陶器比一般陶器更适合泡茶。于是,“富贵土”便成为了制作紫砂壶必需的一部分,从此诞生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品——紫砂壶。
除了这些传说之外,还有许多史料证明了宜兴是紫砂文化的发源地。《阳羡名壶系-创始篇》记载了金沙寺僧人的故事,他们通过精心挑选细腻的地面泥土,用澄练、捏筑技艺打造出了第一批高质量的茶具。而《宜兴瓷壶记》则提到了明代初期由供春所带来的书法作品,以及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的赞美之词,都表明早期就有人将宜兴作为重要的地方来谈论和欣赏这项艺术品。
1976年,一次意外挖掘揭开了一个惊人的秘密:红旗陶瓷厂在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一些古老的窑址,这些遗迹表明新石器时代时期的人们就在这里进行着原始的手工艺活动。这一地区拥有悠久而丰富的人文历史,有着五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近百处古窑址,其中包括汉朝、六朝至宋元清朝各个时期的大量遗迹。这一切都证明,无疑确认了宜兴在地域上的这一宝贵资源,是一种独有的天赐良缘,让每一件产自此地的手工艺品都充满了一丝神秘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