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招聘信息:吴天保艺术奇迹展的雕塑征程》座谈会纪实
编者按:在2021年9月11日16:00至18:30举行的座谈会中,嘉宾们通过深入、有学术性和情感性的交流,肯定了这次回顾展的重要性,并对展览产生了长远期待。以下是根据发言顺序整理的座谈会纪要,以供读者参考。会议详情及现场音频请扫描文后二维码查看。
会议时间:2021年9月11日 16:00 - 18:30
会议地点:深圳画院贵宾厅
学术主持人:孙振华(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原深圳雕塑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夏和兴(原深圳雕塑院副院长、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
一. 孙振华开场致辞
孙振华首先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吴天保先生对中国陶瓷艺术界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他个人对于“陶院现象”的一些看法。
吴天保先生对艺术认真执着的态度以及他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吴天保先生在陶艺创作中的创新意识,对于把传统民间动物雕塑转变为现代动物雕塑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学术上,在艺术上,吴天保先生最大的贡献集中在动物雕塑方面。他如何将这种传统体验转化为现代知识体系,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陶艺教育差异化教学特点。吴天保先生他们培养出来的人,他们的手感很强,对传统很敏感,这决定了陶艺与其他八大美院不同。
陶艺教育开放性特质。许多人走出去了,而陶艺一直在流动,进进出出。这一点也反映出了其优势。
陶艺教育学风。一是刻苦上进;二是纯朴自然;三是务实低调;四是团结互助。
二. 嘉宾发言摘要
傅中望(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公共艺术家):作为同行,我佩服的是他的精神,一辈子专注于一件事情。我认为,为了不负老一辈,我们应该始终立足于材料研究。
化建国(河南省美术馆馆长):80年代末,当时邀请了一批当代艺术大家到禹县神垵驻地创作,其中包括韩美林和吴天保。他在神垵创作的一些作品影响到了民间工匠,也对河南钧瓷发展带来了影响,这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话题。
邓箭今(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我认为吴天保老师是一位谦卑的人,但他的作品充满抽象意义,他的创新意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钟曦(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院长):他的作品虽然小,但能让人走近,不仅仅表面写实,还蕴含抽象意味,他超越时代成为经典,这与他严谨求知治学态度有关,也基于深刻思想与超前的观念。
陈向兵(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吴天保先生是一位有涵养又有学养的艺术家,他既吸收西方方法,又守护中国传统文化。在复杂社会生态中,他保持住自己具有文化价值的事业追求,是非常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