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元旦,开一家花店的秘密:别让爱好成为负担
知乎作者匿名用户白事保生,红事保梦。小编评论:“一针见血~”
在这充满希望的2018元旦之际,不少人梦想着开设一家自己的花店或咖啡馆,这种理想听起来总是那么美妙——每天打开门营业,就像包租婆一样悠闲地喝茶唠嗑,每天都能旱涝保收,那么既浪漫又便利又赚钱。但现实往往与这些幻想相去甚远。
知乎作者谭北北提醒道:“不要拿爱好当生意。”喜欢花草,可以在闲暇时光侍弄个小花园。而曾经看到鲜艳的玫瑰,你会这样想:“好漂亮的红玫瑰啊!白玫瑰的花语是我足以与你相配啊!”他送你狗尾巴草,是暗示着对你的恋慕。而自从接触了花卉行业后,我变成了这样的人:
噢,他送了你一束黄天霸啊!卧槽,这束黑魔术要不少钱啊!呵呵,这C级的花你还敢拿来送姑娘?跟我讲,我这有渠道搞到A级,比你这还便宜。。。那朵花是冷库里出来的,明天就黑了!
后来某节我收到了朋友送的一束据说是上千朵玫瑰(大概是追妹子失败随手扔给我的),看了看那品种等级和新鲜程度,我都不敢跟他讲,那些连包装都七十多块。
曾在一个寒假外加5个月时间待过的一个小清新的少年说过:“真心忙时太忙,闲时太闲。” ZUI忙一次情人节期间连续作战36个小时没合眼。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性质的小确幸需要考虑几个点:
花卉是一种易耗品,不易保存。
在国内可以算作轻奢品。
运输上,一般只做周边,有淡旺季。
插花、裹花束、外场设计布景都是技术加艺术。
简单来说,要有一颗心灵手巧,加上艺术欣赏能力。
作为一个来自鲜花产地的人,我也来说说这个,因为我去年也打算做这个,希望能给题主一些参考。“每一个行业都不是容易的,鲜花是一个,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易”的话,让我们深思。在今年情人节的时候,我曾经发过到山东的一批鲜活植物,那次也是运气不好,但是在物流转两次机才送达,可是不仅成本高达售价的一半,还得承受那些不可预测的问题。曾经因为送女朋友鲜活植物而开始喜欢这种植物,从摘下的第一朵玫瑰直至最后被选择展示,它们展现出一种神奇和艺术感,从而让我对这一行产生浓厚兴趣。
从质量角度来看很多人还是按照产地分,而荷兰和厄瓜多尔等国因其成熟研究机构培育出了许多新品种,而国内则更多依赖于简单粗放的手法。我建议一般的小型家庭经营者无需使用这些国家的大品牌,因为价格昂贵且供求关系复杂,只有部分与大公司有联系才能获得优惠。一朵普通但精选好的本土产品通常比那些高价标榜为国外产地更具吸引力,而且一般消费者难以区分不同来源之间微妙差异。这对于刚入行的小伙伴们尤其重要,因为他们需要学会如何识别并提供最佳价值服务给顾客。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市场需求,以应对淡季挑战,并寻找合作机会,如与婚庆公司或酒店合作,以保证生意不受影响。此外,对于装修风格也有所要求,即使细节决定一切(灯光布置),因为初步印象直接影响顾客的心理预期定价是否符合实际需求,以及能够存放多少日子再销售出去。如果不能保持足够新鲜度,则可能导致利润减少甚至亏损。最后,在选择地点时,也应该慎重考量,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未来发展空间,不建议选择繁华地区由于房租问题,如果位置偏僻也不行,更不用说周围环境质量低下的话。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仍然可以尝试各种模式如订购网站合作或者公共号类运营,但最终效果取决于团队协作和专业技能水平。此外,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经济形势变化,我们必须准备迎接挑战,同时寻找适合当前市场情况的策略。不论何种方式,最终目标始终是创造一种独特体验,使顾客感到特别,无论是在购买过程中还是享受后的任何时候,都能让他们感觉得到超越常规的事物。这正是我现在面临的问题,也许你们有什么经验或建议,请分享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