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东北、华北以及陕西、江苏和四川等地,有一种名为糖芥的植物,它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糖芥属于十字花科,学名Erysimum bungei(Kitag.) Kitag.,别称分草或中草。它的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或上部分枝,有棱角。叶披针形或长圆状线形,上部叶有短柄或无柄。
这个时候正是6月到8月,这个季节糖芥盛开,为我们带来了一片片金黄色的海洋。而到了7至9月果期,我们可以采摘到这颗颗深红褐色的小种子,这些小小的生命体藏着大大的功效。
在医学上,糖芥被用于健脾和胃、利尿强心,是治疗脾胃不和、食积不化以及心力衰竭引起浮肿的良药。其全草和种子均可入药,用法用量一般为煎汤6-9克或者研末0.3-1克服用。
但在采集加工方面,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春夏季节采挖全株后,要将其晒干打下种子,然后扬净即可得。在鉴定时,我们要关注茎长达60cm,不分枝或上部分枝,有棱角,并且密生伏贴二叉毛;叶多皱缩展平后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线形;花直径约1cm;气微味微苦;种子长圆形侧扁深红褐色等特征。
总之,无论是在自然界中观赏它那灿烂如金色的花朵,或是在医药领域利用它那独特而宝贵的功效,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尊重。这就是糖芥,它不是只为了装饰,也不是只为了治疗,而是生命的一部分,是自然赋予我们的礼物,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