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的今天,谣言一触即发,而辟谣则如行走江湖。紫砂界也不例外,这里也充斥着各种流言,有些甚至被奉为“真理”。今天,我们将揭开这些谣言的真相。
首先是关于刘一飞石瓢(若竹)的传闻:紫砂原矿早已消亡。众所周知,紫砂主要产于宜兴丁蜀镇,但由于违法开采和过度开采,一些矿井已经报废。在2005年,宜兴颁布了紫砂的“禁采令”,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原矿了。制壶人都有储存泥料的习惯,在封矿前,他们大量购进了泥料,以确保每一把壶都是原矿泥料。
其次是陈正初日月同辉纯紫老泥的谬论:不皱的朱泥都是假货。朱泥收缩率大,旧时柴窑温度不均匀,因此表面容易产生皱褶。但现在,有各种环保新窑,如电窑、气窑等,可以控制温度更好地炼制出无皱好的朱泥。
再来是范泽洪和合(鸟趣)的误解:工艺师、大师99%都是代工。这可能存在一些代工现象,但绝不是所有做壶的人眼中只有钱。用心做壶的人也不少,因此要选择正规平台,并详细了解购买前的事实。
接下来是王福君大成壶(宏林刻绘)的错误观点:紫砂壶必须用豆腐或甘庶煮来开壶。但实际上,不需要这么复杂。当代工艺烧造出的紫砂壶土腥味和窑火味已经很小了,只需简单冲洗就可以使用。
然后是许智萍本山绿泥西施的错误看法:越老越有收藏价值。不仅如此,由于历史和文物价值,还会出现虚假老壸伪作,使得真正老壸难以收藏,也让一些人遭受经济损失。因此,要从多方面考量才能够判断一个紫砂壶是否值钱。
最后,是李凤一团和气对听声音判断好的坏说的反驳。一把紫 砂 壺 的 真 伪 优 劣 不 可 以 靠 听 声 音 来 判断,因为不同类型、不同烧制温度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即使泡养过后的与新出炉的一样都不一样!
总之,在玩弄红宝石世界时,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耳边的话,更不要简单机械地评估事物。如果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紫砂的问题欢迎补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