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陶韵黄土印刻展绘制兰州文化地图

在甘肃省博物馆的宏伟殿堂里,11月28日上午,“丝路遗风”黄土陶瓷印刻作品展兰州站隆重开幕。这场由国家艺术基金冠名支持、甘肃省文联、兰州广播电视台、甘肃省博物馆以及北京东正泰和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盛事,是一次跨越地域与时代的艺术交流。展览中共计展出100方原创陶瓷印作品及147件印屏,展示了27位国家著名书法家纂刻艺术家的精心篆刻。

“丝路遗风”项目自2015年夏天在渤海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陈国成教授倡导下诞生,以西部为主题进行创作,旨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西部主题艺术符号得到传扬。经过两年的努力,该项目不仅获得了国家级资助,还征集到了全国各地的一流篆刻大师,他们共同投入到这一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创作之中。

此次展出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们对西部原始岩画和古陶纹饰深入挖掘的成果,更是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现代意义上的再解读与创新。在展厅里,每一件作品都如同时间旅行者的见证,它们承载着西部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将黄土作为材料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陶瓷印刻品,让这块普通而又神秘的地球成为“黄金”。

当游客漫步于这片充满古韵气息的地方时,无论是那图案繁复却又优雅简约的网纹鱼纹锯齿纹乳钉折曲水波云蛇曲等图案,或是那些赋予人形举臂日形栅栏绞丝四角星窑洞等符号,都仿佛能够感受到来自远古时代的声音,在这个现代世界中找到了新的生命力。

"我们要将这些珍贵的岩画、古陶转化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只是一些陈列物品。" 陈国成教授说,"我们要用我们的铁笔雕刻西部,用我们的智慧去理解它,用我们的热情去守护它。”

"丝路遗风"将继续在兰州之后,在其他六个城市巡回,这是一个凝聚国家级篆刻家心血的大型特展,也是一个深度挖掘西部文化并将其融入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的小小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传统书法与印刷技艺被重新定义,更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下的“丝绸之路”,一个以黄土为底板,以西北元素为灵感,为未来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心血和汗水。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