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或许会缺氧,却从不缺信仰”,作为万千朝圣者的信仰之巅、神秘的世界屋脊,常居“此生必打卡”的旅游热榜,也吸引了无数探秘者寻访雪域之境。
布达拉宫吹来的风、皑皑白雪与羊群的温柔治愈色、抒写藏式信仰的佛像和唐卡,当翻开的热搜词条,这些令人向往的美景与文化扑面而来,然而有一抹雪域古色却鲜有人知,它尘封在“被遗忘的角落”里,等着我们去看见,去聆听,去感受——这便是藏式古家具。
Chapter01
千年不灭的“神仙配色”
鲜艳夺目、对比强烈的色调,碰撞出独特的雪域风情,热烈而不失平和,读懂了藏式古家具的色彩,也就读懂了这片广袤高原。与唐卡一样,藏式古家具的彩绘大多以“红、黄、蓝、白、绿”为母色,将太阳、土地、天空、雪山与草原化为浪漫的笔触,以大自然赋予的绚丽色彩,渲染出一幅极具生命力的画卷,透露出藏族人民的自然崇拜情结。
*虎皮裙观世音菩萨唐卡
而这些色彩密码,也潜藏着源于佛教的淳朴信仰,红色象征着勇敢和正义,象征着丰收和希望,蓝色象征着智慧和宁静,白色象征着纯洁和吉祥,绿色象征着生命和功德,一笔一画,在一片浓墨重彩中,舒展圣洁心境,这或许就是藏式彩绘让人挪不开眼的魅力所在。
*彩绘神藏箱
更为“惊艳”的是,经过百年、甚至千年的洗礼,唐卡、藏式古家具上的色泽依旧如新。这只彩绘神藏箱,被磨损的边角印证了岁月的痕迹,但饱满的色泽还十分有感染力,以红、黄为底,醒目的亮色与神秘墨绿色碰撞,戏剧化的冲突呈现出张力十足的视觉效果,非常吸睛。
*彩绘神藏箱局部图
为什么独有色彩还依旧鲜活呢?其中的奥妙就藏在绘画的用料中,古代手工艺绘画者们跋山涉水,搜集雄黄、青金石、云母、朱砂等矿物,蓝靛、藏红花、报春花等植物,将这些取自于雪域的天然原料,经过浸泡、熬煮、研磨、蒸发等多道工序制成颜料,兼具色泽纯正、艳而不俗的高颜值,且耐光耐腐蚀,让这些文化符号得以永久保存。未曾“褪色”的记忆,让我们得以再次领略方寸间震撼的雪域风情。
Chapter02
多元相融的“藏式彩绘”
除了色彩,藏式古家具的另一大亮点在于纹样,常见的有动物纹、植物纹、雷云纹、几何纹等,不仅如此,也常出现民间故事、宗教寓意等多样化题材。纵观历史脉络,文化的开放交流,藏民们多元、包容的性格,促进了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合发展,最终形成独具一格的藏式特色。
*彩绘祖师藏箱
随着佛教的传入,相关元素也涌现在藏区的艺术创作中,这只彩绘祖师藏箱,以细腻的笔触勾画出神态自若的祖师、形态各异的飞天,仔细看左下角,还能发现一只大象。
*彩绘祖师藏箱局部图
“象”为祥,是佛教中的神兽、普贤菩萨的坐骑,象征。画面中宝象驮满各色珍宝,由信众牵引至祖师面前,还原了供养祖师以求佛法的场景。粗犷的形制、瑰丽的用色,将宗教题材与民族风格相融。
*彩绘双龙戏珠经桌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继位后与唐王朝交流越来越频繁。文成公主入藏后,带来大量的随身器物、佛教经典、工艺等方面的书籍,其中也不乏手艺娴熟的匠人,汉地工匠的融入,为传统的藏式家具拓展了结构样式与工艺,也带来了更广泛多样的文化载体,如宝相花、饕餮纹、缠枝纹等,以及最具代表性的龙纹。
*彩绘双龙戏珠经桌局部图
这只彩绘双龙戏珠经桌,以祥云缭绕、双龙戏珠的经典汉地元素为主题,可以看到,藏地手工艺家博采众长,在色调和样式上将传统汉式龙纹作了艺术化调整,左边的龙前爪各握摩尼宝珠和法螺,右边的龙抓握着摩尼宝珠和珊瑚,视线都聚焦在中央闪烁着火焰的摩尼宝上,神动威武,通过纳入藏地元素,最终形成了个性的民族纹样。
Chapter03
凝于指尖的“奢野艺术”
外表的狂野不羁与内在的细腻淳朴,造就了藏式家具独树一帜的奢野美学。从选材、设计、制作到打磨等各个环节,步步繁琐精细,凝聚了匠人无数心血。一般传统藏式家具以雪松、桦木、杨木等木质材料为基底,饰以皮革、金属等,搭载传统的手工技艺,如雕刻、彩绘、镶嵌、铁尖钉封边等,打造出独具民族特色的家具风尚。
其中“兽皮镶嵌”最具特色,常选用纹路美观、色泽艳丽的豹皮、虎皮、牦牛皮等。艺术家们热衷于将豹皮用作装饰镶嵌,现代依然风靡的豹纹元素,在当时也是最炫民族风,一般制成大小占箱面1/3 到1/5 的方形皮块,镶嵌在木质箱面上。
*木胎覆皮嵌豹皮藏箱
这只木胎覆皮嵌豹皮藏箱,四周包裹牦牛皮,中央嵌入金钱豹的兽皮,以牦牛皮光滑亮泽的肌理搭配豹皮的狂野风格,充满原始气息,奔放而灵动。边角以铁条加固,各边又以皮缝合,用于增加牢度,也为整体的造型增添力量感。
*彩绘有束腰立式柜
藏式古家具既有粗犷的兽皮装饰,也有借鉴汉地的描金、描银艺术,兼具野性与精致。在古代汉地,描金工艺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常用于宫廷器物中,施以昂贵的金粉,华丽点睛,展现不凡品味与高超技艺。从这只彩绘有束腰立式柜中,可以看到汉式缠枝纹的身影,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整体青绿色底材,夸张的动物纹叠加描金点缀,像高原上吟唱的一首豪放派诗歌,巧妙平衡古典与率性。艺术家们将汉藏文化碰撞出的火花,描绘成共同的美好向往,落在藏式家具永恒的图案上。
Chapter04
游牧民族的“信仰原色”
和一般的生活用品不同,藏式家具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它的“佛系”属性与当地信奉藏传佛教、以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形式主要为佛龛、经桌、箱柜等,主要用于宗教活动、贵族家用。
*彩绘随墙门式佛龛
佛龛是用来安奉佛像的器具。出于宗教信仰,佛龛也是宫殿、寺庙、居室最重要的家具之一,一般摆放在经堂中心位置,不轻易搬动。这座彩绘随墙门式佛龛,集彩绘、木雕等装饰于一身,繁复精美,形如宫殿,中间为龛门和门框,龛门之外有立柱和宫殿屋檐。两扇龛门上绘有四位供养菩萨:上方两位呈站姿,分别持宝镜、琵琶,下方两位呈舞蹈姿势,左下一位持海螺、右下一位持小钵内盛供奉物、丝绸,表现的是五秒欲的供养菩萨。以极尽细腻的笔触,表达对神明的敬仰与虔诚的信念。
*浮雕彩绘经桌
经桌,一般用来放置经书、法器,也可用来诵经说法或抄写经书,常规高度在一米以上。这只浮雕彩绘经桌,体量高大,挡板上层设有委角方形开孔,外圈施以红、黄、绿,三色变幻交错,挡板中层镂雕双龙戏珠,下层镂雕如意卷云纹,饰以卷草花卉,整体形制端庄大气,配色艳丽而不失稳重,细微处见藏式家具的精湛工艺。
*彩绘狩猎图藏箱
藏箱通常底部平整无脚,上部带有盖扣,按功能类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固定陈设收纳物品,另一种用于运输或游牧迁徙,区别在于,第二种藏箱都会安装一种金属或皮革制成的“袢”,牢牢加固防止途中的松散,这款收藏品边缘穿入的一道道“绊”,见证了藏民们对生活与信仰的追逐之旅。箱体中央偏左处绘有一个祭坛,其上点燃堆放的松、柏等物品,七位猎人骑马环绕祭坛,再现藏人祈福的“煨桑”仪式。
Chapter05
千载难逢的“雪域遗珍”
藏式古家具带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和文化色彩,是艺术风貌与地方人文的珍贵遗存,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家具艺术形式,然而多年来相关著述极少,一方面由于关注度少,另一方面也困于珍品难寻。
*《雪域遗珍:藏式古家具》
▲ 点击图片 即刻拥有 ▲
全平台限量20本
如今,收录、整理珍贵藏式家具的图文专著《雪域遗珍:藏式古家具》一书,由故宫出版社正式出版,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藏式家具的研究空白。
*《雪域遗珍:藏式古家具》内页
▲ 点击图片 即刻拥有 ▲
全平台限量20本
瑰丽壮美的藏式家具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呢?翻开《雪域遗珍:藏式古家具》,也许能找到答案。这本书一函两卷,分为文字卷与图版卷,文字卷收录罗文华、张金华、谢继胜三位学者实地考察、潜心专研的相关论著,图版卷公布了大量从未公开的藏式家具高清图像及细节,从人文历史等角度为我们梳理藏式家具的发展脉络,带我们近距离观赏雪域古色的每一处奇绝。
*《雪域遗珍:藏式古家具》书盒
▲ 点击图片 即刻拥有 ▲
全平台限量20本
揭开藏式古家具的神秘面纱,解读雪域独具魅力的文化与风情,当信仰与热爱对望,念念终有回响。正如李剑光所说“我希望它不仅是一本画册,而更应该是一本学术专著,从而使古家具作为一种珍稀的艺术进入大众的视野”,期待与你一起走近藏式家具,让这份永不褪色的民族艺术延续下去,被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