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霞(1908—1998)
他是山水的主宰,掌中有雷霆,有煦阳和风,有微波浅渚,有茂林修竹,有良田万顷……他见识过,思考过,千百次地描绘过。
——黄永玉
何海霞与石鲁等人合影
读报中的何海霞
1908年9月何海霞生于北京,其父母酷爱文艺,对少年时代的何海霞影响颇深。何海霞幼时即喜爱书画,青年时期曾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1924年拜韩公典为师,1934年拜张大千为师,随其游历山东、四川。何海霞随张大千习画期间,饱览了中国古代名画并大量临摹了宋、元、明、清时期的绘画真迹;1936年,他与齐白石、张大千、于非闇在长春、大连等地举办作品联展。1951年春,由重庆迁居西安。1956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任专业画家。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与石鲁、赵望云等一起切磋山水画创新,受到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长安画派的重要画家。1961年,他曾应中央美术学院之邀,在该院授课两年,培养了一批中国画人才。1976年后,他应邀为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场所创作许多巨幅山水画。1983年,他任陕西国画院副院长。不久后调到北京,在中国画研究院任专业画家。
作家贾平凹曾在《我读何海霞》一文中写道:“面对着他的作品,我无法谈论某一方面的见解,谈出都失水准,行话全沦为小技,露出我一副村相了。我只想到项羽,力举千鼎,气盖山河。他使我从病痛中振作,怯弱生勇,改造我的性格。……真正的中国的山水画,何海霞可能是最后的一个大画家。”
何海霞和前国家荣毅仁在一起
有人说何海霞是“鬼手”,是中国画界的“全能冠军”。“何海霞的作品中,小青绿、大青绿、金碧、泼彩、泼墨和水墨浅绛,早已高度娴熟地融为一体,水融,天衣无缝,而且相得益彰,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和谐的统一。这是何海霞用60余年的时间,对传统潜心研究,对自然和生活深入体察,通过千锤百炼的艺术实践,最后达到前无古人的突破和贡献。上世纪90年代,何海霞作品进入其个人绘画生涯的高度成熟时期,尤其是金碧青绿山水画达到了当时无人企及的境界,至今尚无来者可追,可谓“‘金碧’辉煌。”——“画坛怪杰”黄永玉如是说。
何海霞
至于何海霞与张大千在艺术成就上孰重孰轻,黄永玉则在其撰文中一语中的“如果说张氏泼彩重在一个‘泼’字,而何氏泼彩则更倾向‘写’字,何海霞对于流动的驾驭能力,达到了一个极为惊人的高度。张氏之美在其灵动,而何氏之美在其雄壮。画面通过墨色将远山近景分成了两个部分,墨线勾勒的近景与泼墨泼彩混合的云雾远山构成了厚重与灵动的矛盾统一体。磅礴大气的远山在墨色浑然一体的呈现下,显得浑厚滋润,宛如烟雨朦胧中的沉睡的巨兽。远处清晰的山石之上是那一棵棵挺拔遒劲的描金红树,在画眼中心,那一抹红金色是那不可言喻的妙笔,虚实之间更能彰显出作者绘制时的匠心独运。流动的云水与厚重的山石自然的交织于一体,构成了美妙的画面。”
展览现场
2018年4月14日,纪念何海霞诞辰110周年精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嘉德艺术中心举行。当天出席研讨会的嘉宾有:何海霞的老朋友周韶华、文化学者、艺术评论家王鲁湘、著名艺术家、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艺术家吴悦石、何海霞先生亲属,企业家吕亚芳、荣宝斋期刊杂志社总编辑王登科、美术评论家,青年美术学者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张鹏、中国嘉德近现代书画部总经理戴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部主任于洋、北京画院展览部主任薛良、中国嘉德拍卖董事总裁胡妍妍,副总裁郭彤、长安画派研究专家路增远。
研讨会嘉宾合影
研讨会主要围绕两个议题展开对话:一、回忆何海霞先生其人其事,二、结合本次展览,以及近十年来美术史研究和中国画创作的最新进展,评价何海霞先生的艺术史地位与贡献。
周韶华
周韶华谈到了何海霞的慧眼慧心,善于抓住历史的重要机遇,是造就他成功的关键所在。从随父学书法,入手《芥子园》,16岁在琉璃厂拜韩公典先生学画。再到1935年,拜张大千为师,遍游名山大川,目识心记,并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巴山蜀水之行,为他翻开了传统中国画的新篇章,使他的画风开始向现代气息转变。1956年与石鲁、赵望云共创长安画派。他把古典画风转变为创新的新型画派,闪耀着黄土高原的泥土气息和延安精神,开始了艺术创新的新。70年代末,艺术家走进创新的广阔天地。潘洁兹先生称赞他是画坛“全能冠军”,周韶华则认为何海霞是“金碧青绿山水第一人”。
王鲁湘
王鲁湘则回忆了多次和何海霞老先生的交往经历:一起开会,聊天,拜访艺术家在双榆树的家,在他看来,老人一辈子身世坎坷,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够画80年的画,活到90岁,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和艺术的奇迹。何海霞的一生,以北京为起始,在外面的世界兜了一个很大的圈,最后又以北京为归宿,在京城作为中国20世纪最了不起的一位庙堂画家而终其一生。给自己80年的艺术生涯画上了一个句号或者说一个惊叹号!
陈履生
毫无疑问1908年出生的何海霞在20世纪中后期的山水画或者是中国画创作中他的年龄属于中间段,在这个时期里面有很多著名的画家。陈履生认为:何海霞作为这个时代深具传统功力的画家,出任陕西省国画院副院长,后调入北京中国画研究院,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他从此可以全然放松的在大千笔墨的规范中发展自己,作为张大千画派的主要而重要的传人,何海霞在80年代中期之后,为推动传统山水画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时期,他以全能画手和多样的语言以及深厚的笔墨获得了社会的认同,成为20世纪后期延续传统的重要山水画家。
吴悦石
很多人认为何海霞的美术史地位是被低估了的,吴悦石对于这个现状有自己的看法:何老吃亏的一个地方在于他不是院校出身,他是空怀一身本事说不出。他的画有一点是最为明显的,就是他70岁以后的作品,形非常简单,但是简单当中你看到什么呢?相对看一些用笔非常繁复的东西,有一些画家不经看,千笔万笔不如这几笔,这几笔放在纸上看到精气神在那儿,中国画妙处就在那儿,现在讲到很多东西丢了本,这是我们非常痛心的一件事,而何海霞在这一点上树立了一个典范。
王登科
荣宝斋王登科同样认为何海霞在我们这个时代和现代美术史上的成就以及影响力被低估了。第一,何老对于传统的把握与追寻,值得我们注意;第二,时代的影响与新意;第三,视觉意义上的强化与境界的营造;第四,师法中的传承与创造。他认为何先生是一位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时的一位重要画家,他作品中的构图模式,精神气象、视觉意义都与传统绘画拉开了距离。
于洋
中央美术学院的于洋提出的观点则非常新颖:他从两个小问题入手:第一,“两个何海霞”的观点,如果对于艺术家整体的一个艺术生涯来看,整体上呈现两种典型的面貌:一、他的早期和中期,实际上是以30、40年代特别是50、60年代新中国初期、建国时期的新山水画风格。以写实和表现社会主题的风格为主。 第二、进入他的后期也是他的盛期,金碧青绿山水和泼墨泼彩山水这一路。由此,在今天我们如何重新认识何海霞的价值与意义?何海霞1908年生人,几乎经历了整个20世纪,作为20世纪的一个见证者,也是一个图像寓意的发掘者,他对于今天的山水画、今天中国画的意义!
薛良
北京画院薛良结合画院这些年在学术梳理方面做的工作谈到:“画院曾经有一个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最早的定位是京籍画家,做着做着可能把视野放到整个中国,系列题目在更改,实际上做这个系列展是有一些限制条件的,比如从地域上就限制了,长安地区我们只做了石鲁,赵望云和何海霞是我们一直想做但是没有条件去接触或者是联系上能够去做的,如果有他的官方机构收藏我们可能会更便利一些。”
张鹏
首都师范大学的张鹏认为传统和创新是互为表里的,这种对传统的坚守和对创新的意识,这样的一个坚持是一直伴随何海霞这一生的一个创作。这是一种辩证的与时俱进的态度,他对于传统不是一个僵化、僵死的学习,“学习古人不能为其所用,尊重老师也应当知道进取。”
关于传统,他认为何海霞还有一个现在看来也不过时的观点,“我们中国画不能走西洋画的路。不是说通过西洋画才能进入世界,我们要西为中用。”这个观点尤其是在现在强调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国画的学习和研究有一种具有启示意义的精神力量,这是何海霞先生当代的一个意义。
郭彤
研讨会最后,中国嘉德副总裁郭彤提到这次举办大展及学术研讨的目的和意义:“我们其实去年就想做何海霞的展览,但时机未到,想要放在更有意义的一个时间段,恰逢今年是艺术家诞辰110周年,今天终于推出来这个大展,也是完成一个嘉德人重要的心愿。”
在艺创始人谢晓冬
此次研讨会由在艺APP创始人谢晓冬主持并在在艺APP上进行了同步直播,是献给老先生110年诞辰的一份最好的礼物。
开幕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