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夫人比戚夫人幸运比后来的栗姬幸福不把自己当女神

慎夫人比戚夫人幸运,比后来的栗姬幸福,不把自己当女神,反而成了文帝及后人心中的女神。

在电视剧《美人心计》中,王丽坤饰演的聂慎儿可谓倾国倾城,颇有女神范儿,与其对应的历史人物,盖慎夫人之属也。慎夫人当然不姓聂,邯郸慎氏,乃当时赫赫有名的望族,出了不少专家学者的。

上林苑事件大概发生在汉文帝三年前后,之前太史公交代过移情之背景,“窦皇后病,失明。文帝幸邯郸慎夫人、尹姬,皆毋子。”尹姬属于打酱油的,不说也罢,慎夫人是这一集的主角,不得不仔细说说。我个人以为,小丫头是刚进宫不久,圣眷正隆,以至于连个座位都斤斤计较,浑然不知皇室水深水浅,很傻很天真,想必是把自己当女神了,充分印证了一句话:“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明事理的人,想使世界适应自己”。

慎夫人影视形象(资料图 图源网络)

那么,不明事理,怪慎夫人不?显然不能。

班昭曾在《女诫》里揶揄东汉的家教,说长辈们严重忽视教育女儿如何在婆家过日子,东汉都那样,况乎西汉?所以呀,慎夫人学了一身才艺,鼓瑟水准不低,至于礼仪嘛,是一点也不懂的,文艺小清新一个。好在袁盎嘴皮子顺溜,对慎夫人而言,胜读十年书:女神是别人赞的,自己得悠着点。

现代励志圈有个术语叫“归零”,啥意思呢?就是说,人要多回顾总结过去,修正错失,清空某些负面的东西,放下包袱,才能刷新自己,轻装上阵,走得更远。从相关史料记载来看,慎夫人做到了归零,从而沉淀了她的核心气质。

上林苑事件后,一直到文帝“霸陵谈棺”,再未出现过慎夫人“调皮”的劣迹,后宫波澜不惊,唯一的涟漪是,“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被张释之,逼得薄太后下诏赦免。张释之做文帝的骑郎,前后达十年之久,后升迁公车令,俄拜中大夫,又是数年,至中郎将,“从行至霸陵”,时间刚刚好。因此,“霸陵谈棺”可能是文帝十六年参加渭城五帝庙落成祭祀过程中发生的。在这个十余年时间里,赞美慎夫人的记载倒是有那么几则。

《史记》云:“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穿衣服不准盖住脚,起居之所不准搞花里胡哨的装饰,这让我们爱美的女主角情何以堪!虽然令自文帝出,但是能够做到有令必依、践而行之,那也是不容易的,君不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乎”?更为难得的是,慎夫人尽收从前女神做派,生活简朴却毫无怨言,体现了夫唱妇随的传统妇德观,难怪得到点赞,—改变情绪,可以改变未来。

在“霸陵谈棺”桥段里,慎夫人也是主角,汉文帝指着新丰道对她说:“此走邯郸道也。”然后慎夫人鼓瑟,文帝则倚瑟而歌,意惨凄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紵絮斮陈,蕠漆其闲,岂可动哉!”生而期望与爱人结伴故乡游,死亦要精选墓址,以能朝朝暮暮眺望爱人的出生地(望妇台乎?),这是何等深沉的爱恋!以此可见,汉文帝心中,慎夫人是女神。

汉初史家描写女性,不太喜欢“温良谦恭让”之类,而是色、美、技寥寥,如“薄姬有色”、“外黄富人女甚美……嫁之张耳”、石奋之姐“能鼓琴”、戚夫人“善舞”等等。慎夫人容貌如何?对不起,只字未提,这又说明什么?其实不说明什么,微言大义,春秋笔法而已,不着一言而女神加冕。试问,敢无视皇后威仪、在皇帝大臣面前公开发飙,没点资本怎么行?拥有无限性资源的皇帝能够十多二十年如一日地宠她爱她,还说她不是女神?

慎夫人卒年不详,她若先文帝而死,陪葬霸陵是可能的。但是,从文帝的遗诏看,又不尽然。如“归夫人以下至少使”一句,夫人指的是谁?《礼记·曲礼下》云:“天子有后,有夫人。”文帝的嫔妃,窦皇后以下,明确称夫人的,只有慎夫人一位。帝王嫔妃有儿子的可以随儿子就藩封地,没儿子的只能老死宫闱,慎夫人偏偏没儿子。比较靠谱的解释是,文帝通过遗诏保护了慎夫人及其他没生育的小老婆,都放回家与父母聚享天伦了。

如果慎夫人一如既往地自诩女神,争风吃醋,不知归零,继而被濡染,心有城府,步步为营,那么,她就成不了正面人物,那么,尚德重品的汉文帝还会呵护她吗?所谓生活充满选择,态度决定一切,正是因为慎夫人在上林苑事件中受到了教育,及时定位未来的何去何从,所以,她比戚夫人幸运,比后来的栗姬幸福,不把自己当女神,反而成了文帝及后人心中的女神。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