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上的铭文,既是艺术的见证,也是历史的印记。瓷器上常伴随着制作者的印记,以及纪念款识,那些与帝王年号相连的文字,承载着岁月和荣耀。然而紫砂陶器,则以其独特之处而自豪,它们不带有帝王年号,只有制作工匠的手迹和印记,这些镌刻和印记,便是款识。
紫砂陶器,以茶壶为主,不像瓷器那样久远,每一件作品都需要几道精细的工序,而紫砂却多由一人完成,从拉坯到理坯,再到彩绘,每一个过程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而由于这份独特性,历史上人们就通过打磨出真伪来辨别紫砂作者,但自从出现了先进技术可以模仿图章以来,这种方法也变得不那么可靠了。
在欣赏其他陶瓷时,我们或许不会太过在意缺少款识,因为釉色和器形本身就是足够美好的。但面对那些没有明确款识的紫砂装饰品,就好像是在未能完全认识一位朋友一样。一无所知地欣赏它们,无论如何都不足以体现其完整价值。因此,紫砂陶中的印款用章,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表达。
这些印款,用章形式多样,有正方形、阴阳文,还有圆形、瓦当形等多种风格。在欣赏这些作品时,我们应该注意几个关键点:首先,印章大小要恰到好处;其次,铃印位置要适中,不至于显得突兀;再者,其风格应与整体保持协调;第四点,是关于铃音是否轻重合适;最后,并不是所有作品都需要闲章,只需恰如其分地运用即可。
总结来说,紫砂陶中的每一次打磨,每一次涂料,都是一次心灵交流,一次艺术创造。而这份独特性,就是我们无法替代的心情寄托。在追求完美之余,更重要的是那份传递给我们的深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