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像回响中国十大巨型雕像艺术探秘座谈会纪要

《中国巨型雕像艺术探秘》座谈会纪要

在2021年9月11日16:00至18:30举行的座谈会上,各位嘉宾进行了深入、学术性强、情感丰富的交流与讨论,高度评价了这次回顾展的学术价值,并对展览未来发展提出了期待。以下是根据发言先后顺序整理的座谈会纪要,以供读者参考。

会议时间:2021年9月11日 16:00~18:30

会议地点:深圳画院贵宾厅

学术主持:孙振华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原深圳雕塑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夏和兴 原深圳雕塑院副院长、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

一. 孙振华开场致辞

孙振华先生首先介绍了吴天保先生对中国陶瓷艺术界贡献的六个方面:

吴天保先生对艺术认真执着的心态,以及他对学生关心爱护的情谊,是值得我们珍惜和研究的一些特质。

在创作中,他展现出创新意识,对陶瓷艺术有所开拓和突破。

他在动物雕塑领域做出的贡献尤为显著,将民间传统融入现代体系。

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在产业化方面也重视,为社会提供审美产品。

陶艺教育具有独到的差异化教学特点,注重动手实践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学风刻苦上进、纯朴自然、高于低调团结互助,是景德镇陶艺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

二. 嘉宾发言摘要

傅中望先生(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表示自己作为同行,对吴天保先生的一生精神佩服不已。他认为,吴天保先生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这种精神对于后人是非常宝贵的。他建议陶瓷大学应当继续立足于材料研究,不负前辈们努力。

化建国先生(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前主席)分享了他在禹县神垕创作时期与吴天保先生相遇的情形。据他的观察,上世纪80年代末,一批包括韩美林及吴天保等当代艺术大家被邀请到禹县驻地创作,他们带来的现代性的作品影响了当时民间工匠乃至河南钧瓷艺术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邓箭今教授(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表达了他作为学生对于吴天保老师谦卑待人的印象以及其创新意识给予他的启示。钟曦教授(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则从多个角度赞扬了吴天保先生作品的人文气息及其超时代价值。陈向兵教授(深圳大学美术馆馆长)认为吴天保是一位涵养深厚且有学养的艺术家,其作品体现了一种守护传统文化同时吸收西方方法的人文精神。而刘颖悟院长(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的感慨集中体现在他通过此次展览看到“陶院”教育底蕴,并赞扬吴天保将动物雕塑引向现代,同时提升到人类共通情感层面。

三. 结语

本次座谈会通过不同角度阐述了Wu Tianbao's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eramics and sculpture, as well as his artistic legacy in modern times, which has sparke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is work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contemporary art discourse.

扫描下方二维码阅读详细纪实及现场音频:

[Insert QR code here]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