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最近的观察中,很多人都对紫砂壶是否是全手工还是半手工制作产生了误区。我作为一名紫砂业内人士,希望能够为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做法是使用模子来拍打身筒,这种方法被认为是现代意义上的手工制作。然而,如果要求所有艺人都进行全手工制作,那么可能会引起人们对于茶壶外观的质疑。
市场对手工艺品的要求非常高,要达到机械精度,对口盖、把等部分有极致化要求,同时也要保证泥料老法配制,没有杂点,这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实现。这种高标准和一些商人的故意渲染,使得人们对于紫砂审美观念产生了扭曲。
我们喜欢顾景舟先生展示的艺术感觉,不仅因为他的作品精细,而更重要的是他传达出的艺术感受。当今艺人无法复制古代艺人的熟练程度,因为他们没有现代工具。但即使这样,他们的手工制作茶壶仍然可以比模具出来的更加自然和快捷。
有些批评者认为我们的标注“手工”是不诚实,但实际上,我们所说的“手工”就是指这样的过程。如果我们标注为“全手工”,那将是不公平对待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全手工作者,因为一个作者选择哪种方法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成品能否触动玩家的心灵和情感共鸣。
一个作者如何处理材料,有时候必须用模具,有时候则完全不需要。所以说“半手工”的说法有些牵强,现在流行的一种方式,即两爿合拢,就是被称作半手工,但其实历史上就有类似的做法,只不过当时不叫模具,而叫“盔头”或者虚陀。
关于泥料,也有人坚持认为不能有一丁点杂点,但这也是紫砂矿料固有的特性之一。在接受或排斥这些杂点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接受度。最终,决定一个人是否喜欢一种作品,是由其与作品之间的情感联系而定,而不是单纯依赖于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