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保艺术回顾展19392000年间的雕塑传奇座谈会纪要

编者按:在两小时半的座谈会中,各位嘉宾进行了深入、有学术深度、情感深厚的交流,肯定了此次回顾展的学术性与价值,并对展览做出了更长远的期待。本期以发言顺序推出座谈会纪要,以飨读者。会议时间2021年9月11日16:00~18:30,地点深圳画院贵宾厅。学术主持孙振华,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原深圳雕塑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夏和兴。

孙振华在开场主持词中,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吴天保先生对中国陶瓷艺术界贡献,以及他个人对“陶院现象”的看法。首先,他提到吴天保先生对于艺术认真执着,对于教育投入专注,对学生关心爱护值得珍惜研究。其次,他赞扬吴天保先生创新意识,在陶艺创作中的突破和开拓。他认为,这一代人不仅创造了一些作品,而且成就卓著,他们培养了一代人,而这些校友是跟老先生一起学习不可分割。

第三点,他强调在学术上和艺术上,吴天保最大的贡献集中在动物雕塑方面。他指出,那些传统经验型动物雕塑变成了现代知识体系。在这个意义上,吴天保他们是奠基人,因为他们将这种传统经验转化为现代系统。这一点决定了今天中国美术界体现文化担当的地位,是耀眼明星之一。

第四点,他提到了陶院所具有差异化教学特点,如动手感强、制作感强,对传统敏感等,这决定了陶大与其他八大美院不同。此外,他还提到陶大发展后的一些独到的东西值得研究。

第五点,他讨论了陶院开放性的特质,如许多优秀人才走出去后脱颖而出,不仅在高校工作,也参与产业第一线。而走出去后,与同行竞技展示优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六点,他总结了景德镇陶瓷大学(简称“景德镇”)之所以能保持良好发展,其原因包括刻苦上进、纯朴自然、高实务低调以及团结互助精神等,是一种先天优势,使得今日之高光时刻成为可能。

傅中望认为自己作为当代著名雕塑家公共艺术家,有多重身份参加这次展览,其中意义非常深远。他佩服的是吴天保先生一辈子做好事精神,并强调应始终立足于对材料研究才能不负前辈努力与贡献。

化建国则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末,一批当代艺术大家被邀请到禹县神垕驻地创作,其中包括韩美林及吴天保,他们的一些极具现代性的瓷塑影响民间工匠乃至河南钧瓷发展,为今后的关注课题提供了一定影响力和可探索空间。

邓箭今教授则从自我审视角度表达震撼批判,对于新时代他的作品感到敬畏,同时也受到创新意识影响很深。在他的看来,不只是技术上的追求,更是在思想观念上的超越时代成为经典的事业方式构成了他坚定的信仰基础和持续不断追求完善的人生态度和世界观念。一种真正的人文价值引领下探索未知领域,让人们通过欣赏作品了解更多关于人类的情感体验,是他一直致力于实现的一个目标,即使面临着各种挑战也不放弃追寻真理的心态也让他更加坚定地站在历史的舞台上,为我们留下宝贵财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忽略那些过去曾经默默无闻但如今已经显露头角的大师们给予我们的启示及其意志力量,它们正是我们继续前行道路上的灯塔,我们必须用心去理解并尊敬它们所代表的一切,同时也激励自己去模仿它那样勇敢地向未来迈进,用自己的生命去证明每一次选择都是正确且伟大的,每一次努力都值得骄傲,每一次成功都应该庆祝,因为所有这一切都属于你,你才是你自己的英雄。你现在可以开始你的旅程,只要你愿意,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完成的,只要你能够找到那份永不熄灭的心火,就没有任何困难无法克服。这就是生活,就是希望,就是力量!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