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遇到了一件小插曲,打碎了一把紫砂壶,发现它的颜色在内外不一致。这让我很担心,因为我怕那是一把化工壶,而不是真正的紫砂。于是,我深入了解了这背后的原因。
紫砂壶的烧制过程对颜色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烧结温度通常在1050°~1200°之间,艺人会根据泥料颗粒大小来设定一个温度范围,并严格控制温度和遵循预定的曲线。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表面和内部的密度差异,即使控制得当,也可能导致软化不均,这就造成了色泽上的细微差别。
随着烧制进程,壶坯颜色会出现深浅变化,但即便如此,在受热时由于表面的接触面积大而吸水率高,这就会产生“吐黑”的现象。而且,由于表面和内部的区别,在不同阶段烧造时,其呈色也会有所不同。
总结来说,有时候我们看到紫砂壶颜色不一致,就以为是质量问题或者是化工品。但事实上,这与其烧制过程中的细节有关。理智地去看待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欣赏和养护我们的紫砂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