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制瓷72道工序工业陶瓷用于什么行业

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的美好时光,你是否曾深思过那些精致陶瓷茶杯背后隐藏的故事?“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这样写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景德镇制瓷的72道工序吧!

一、加工工序(8道)

选矿:寻找矿源、矿点,挑选合适能用的原料。

原料处理:对石质原料进行粗碎,并通过风化等自然过程使其更适合作业。

配料:根据泥釉种类称量出合适的比例。

装磨:将配好的泥或釉装入球磨机中。

运行:按照规定时间让球磨机运行,使泥浆或釉浆达到所需细度。

放磨:当泥浆或釉浆达标后,从球磨机中取出。

过筛入池:通过筛网分离杂质,将清洁后的泥浆放入水池,或将釉浆放入专用容器待用。

二、造型工序(2道)

设计:根据艺术构思绘制作品图样或接受客户订单设计图样。

造型:根据设计图样制作模具,或雕塑出形状,以便于后续生产。

三、制模工序(9道)

打漆:在模具上涂抹清漆,以利于翻制模型不粘连。

分线:在打好漆的模具上划分线,为之后的翻模做准备工作。

闸子儿: 在第一层模型未翻之前,用干燥坚固的小块材料封住未翻部分以防损坏。

4-9: 和石膏浆→注石膏浆→修模→揭扇→制套

四、成形工序(29道)

(一) 注浆成形

1-12: 清除杂质→合并模型部分→测定和调整湿度与粘稠程度至理想状态->过滤去除杂物->注入到准备好的模型内->放置一定时间以使液体变硬->打开模型并取出坯体->修整坯体外观和内部结构->

15-16: 粘接各部分成为完整产品, 并打印厂名章或者刻字落款

17-18: 干燥以去除余留水份, 保持稳定的质量标准

(二) 拉坯成形

19-26:

19&20 - 脱水 & 练泥 → 揉捻形成可塑性良好的泥饼/条 → 挺压/旋转形成器皿基本轮廓 → 粘接耳/足部件以及其他附件 → 打印厂名及作者信息 -> 干燥以保持稳定质量

27&28 - 锄地 & 转圈 —— 用手工具改善器皿表面纹理和高度差异 —— 确保美观且符合要求 ——

29 - 磨光 —— 最终步骤是使用海绵刷洗掉灰尘从而获得最终产品。

五、高温烧造与冷却 (7 道)

验坯合格才能送进窑炉;支撑棚板确保均匀分布;装填窑炉;关闭门进入高温环境; 烧至规定温度; 冷却避免裂缝; 开启门取出烧熟产品;

六,上色及最后处理 (8 道)

检验素胎质量; 上水增强结合力; 测量准确匹配厚薄度; 排除污渍提升纯净度;

5 上色应用颜料涂抹均匀 -> 允许干燥固定颜色;

6 润滑擦拭去除残留浮动油脂;

7 清扫底部平整无瑕疵;

这些复杂繁琐但又精妙绝伦的手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宝库,也是世界陶瓷艺术不可多得的人文财富。你是否还会继续追问,这些被誉为“工业陶瓷”用于什么行业呢?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