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热带雨林中,短梗狸藻Utricularia caerulea以其独特的蓝色花冠和微小的体型,在石头表面潮湿浅层土壤中展现出它的生长。这种食虫植物被称为长距挖耳草、折苞挖耳草、密花狸藻以及蓝挖耳草,它们分布于非洲、亚洲及大洋洲地区。1753年,由卡尔·林奈首次描述了这类植物。
短梗狸藻呈匍匐状,具有稀疏分枝,其叶基生且呈莲座状或散生,有着狭倒卵形或线状倒卵形,顶端圆润,被毛发。此外,这种植物还拥有捕虫囊,即球形结构长0.7至1.5毫米,用以捕捉昆虫。在夏季到次年春天期间,这种食虫植物会盛开,以紫色、蓝色、粉红色或白色的花朵吸引昆虫作为养料。
当果实成熟时,它们变成了坚硬不透明的球形蒴果,内含有细小且网纹覆盖的小种子。假根则是丝状,有时分支,有时不分支,是短梗狸藻与周围环境相连的一部分。这类植物通常栖息在沼泽地带、高海拔区域以及潮湿的地面上,如溪流附近和开阔地带。
短梗狸藻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印度、日本、新几内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食虫植物,不仅体现了自然界中的奇妙生物,也是研究者们探索生命多样性的重要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