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军,华谊兄弟董事长兼松美术馆创始人,在其广泛的艺术收藏范围,从中国古典到西方古典,再到国际视野的现代当代艺术作品展开时,他有着怎样的规划?"这个世界上好东西太多了,我也没有收藏的财务计划,这些年我自己赚的钱几乎都买了艺术品,有时候也后悔,但爱好是控制不住的。"
任何人,不管做什么,都会有偏好,尤其是在对待艺术的时候,因为风格差异比较大。对于王中军个人而言,也有自己的偏好,但这些偏好随时间而变化。他的收藏既具有综合性,又认为艺术需要有一定的故事性。他开始收藏书法作品,因为他觉得书法就像抽象画一样,开始收集了一幅曾巩所作的手稿,但他认为收藏的是文化和文物,而不是单纯的手稿。而松美术馆则是一个将他的私人藏品与公众共享的一个平台。
关于建立松美术馆,是基于怎样的考量?“我首先要强调一下,我不是美术馆的馆长。我现在确实没有太多考虑美术馆运营的问题。我开设美术馆,说是一时冲动也好,并没有提前制定一个特别详细的计划。这原本是一个马场,有些荒废了,我感觉很可惜。我就想收藏了这么多年,干脆做一个艺术空间,把自己的收藏摆一摆。”
园林设计也是临时起意。“最早不知道园林应该怎样呈现,后来突然想到院子里应该就只有一种树——就是松树,所以就把所有植被都移出去了。种了199棵松树,因为9对中国人来讲是个吉利数字。一开始种了99棵松,但是种完后发现不成林,就加了100棵。”这样形成了一片气势磅礴、独具特色的园林环境。
尽管松美术馆是卖门票进入,但它却迅速成为了一家受欢迎的地标,对于未来,他有什么打算?学术方面又有什么定位?
“我了解了一下观众来源,大多数观众是年轻漂亮女孩,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还有就是带孩子来的家庭周末,他们在这里看画展。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风气,也达到了美术館的目的。”
至于学术方面,“我自己不具备给予业界进行学術評判水平,将來在學術上會尽量多和藝術學院進行沟通。我也尽量给团队放权.”
作为电影制作人的同时也是个体创作者,他在绘画上的经历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我可能不会特别强调系统,一個人的人格是不会变的,我做事情從小到大,都是我隨意性的比較強。但是藝術對於一個人來說,它流入血液之中。”
至于他目前绘画创作的情况,“从恢复画画到现在已经5年时间,现在我的今天和刚开始的时候已经有所不同最近喜欢的大尺幅、单色、抽象的一般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