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溪,宜兴县南,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在这里,不仅有着清澈的水源——荆溪河,还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晚明时期,名士张岱在崇祯十一年,42岁时来到南京拜访了茶道专家闵老子(汶水),这段故事被记录在《陶庵梦忆》中,《闵老子茶》一文中详细描述了他们之间的情谊和茶艺交流。张岱赞赏闵老子的品味:“明窗净几,荆溪壶,成宣磁瓯十余种,皆精绝。”“荆溪壶”即指宜兴紫砂壶,这种壶已在晚明时期就被人们称为“荆溪”,清初制壶艺人的落款上也常见到“荆溪华凤翔制”的印记。
华凤翔是清康熙至雍正年间的人物,他以仿古器而著称,其所制茗壶不仅精雅,而且充满古朴之感。其中一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加彩汉方壶。这件作品高19厘米宽20厘米,上面用朱紫砂胎色制作,用粉绿冰纹作为主色调,并且通过浅蓝釉分割线增添了一丝神秘感。此外四角还有雕饰如意云纹,这是典型的清代流行款式,为人称道。而底部则刻有华凤翔制印款,让人联想到那个时代的艺术匠人如何通过自己的技艺将自然与工艺结合起来创造出这样一个既简约又富有韵味的小巧艺术品。
此外,加彩汉方壶还有一点特别之处,那就是它不仅是一件装饰品,更是一本书,一本可以讲述历史、讲述文化、讲述艺术的一本书。每一次拿起它,每一次欣赏它,都能感受到那份深厚的情怀和那份独特的手法,无论是在何地何时,它都能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对手工艺匠人的无限向往和敬仰。
总之,“荆溪华凤翔制”紫砂之家不仅是一个卖家的名字,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审美追求,是一种回归传统,但同时又具有现代意义的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