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宜兴紫砂之家,有一位花盆大师,她的名字叫蒋蓉。蒋蓉以其非凡的手艺,开创了色饰器的新风。她从小就被父亲教导学习制壶,虽然刚开始时她必须“空做”,即不使用模具,但这样的严格训练让她的技艺迅速进步。在20岁时,她已经能与父亲相比肩。
蒋蓉在上海和宜兴之间不断辗转,不断学习和磨练自己的技艺。在1945年,她复刻了陈鸣远的“束柴三友壶”,这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作品。而1955年,她承接了一项定制国礼——九件象真果品,并带着这些礼品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携带出访,这是对她的最高认可。
然而,在1956年,当她创作了一只名为“荷花壶”的作品时,却遭到了许多人的非议。他们认为这种花货塑器中的素饰器才是正宗,而这只荷花壶看起来过于离经叛道。但朱可心先生却支持并鼓励她,他甚至摒弃了门户之见,与众人交流意见。这次作品最终在全国陶瓷工艺会议上被评为“特种紫砂工艺品”。
此后,蒋蓉继续发扬色饰器艺术,将题材与泥质、装饰与技巧融合,为我们留下了一百多件独具特色的作品。她的一生未曾婚嫁,笑言自己已嫁给了紫砂。这位大师用生命去追求艺术,最终成为了当代紫砂花盆第一人。